荣昌区融媒体中心出版 刊号:(渝)2019526 本报热线:87339716 广告热线:87338686订阅热线:87338686






2022年05月11日

一场新闻发布会 透露这“三大信息”

5月6日,区生态环境局召开2022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通报《重庆市荣昌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全区2021年污染防治攻坚战相关情况,并回答媒体及志愿者代表关注的问题。

“汽车保有量逐年递增,治理尾气污染方面,荣昌今年有什么打算?”“近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印发,荣昌未来会担起哪些职责?”……发布会现场,媒体及志愿者代表相继围绕大气污染防治、碧水保卫战、“双城”联动保护修复生态等热点话题,直言不讳抛出问题。

针对现场提问,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逐个答疑释惑,重点透露出三大信息。

信息一:

◆2021年污染防治攻坚战“战果”丰硕

2021年,荣昌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切实履行生态环境保护各项职责,着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水环境质量持续巩固,大气环境质量继续改善,土壤环境、声环境质量稳定,环境风险总体可控。

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制定大气污染防治“1+13”工作方案,全区优良天数达到291天,PM2.5平均浓度为39微克/平方米,PM2.5和臭氧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1.4%和3.3%,PM2.5改善率居全市第二,优良天数改善率全市排名靠前。

聚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多措并举保障濑溪河、大清流河国考断面及马鞍河市考、渔箭河市控断面均稳定达到Ⅲ类水质,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镇街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3.3%。

有力推进净土保卫战。全年完成10个地块土壤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对存在风险的地块实施了风险管控;督促指导镇街开展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建设,新建农村污水处理站1座,扩建管网3公里。

信息二: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这样干

《规划》要求,力争到2025年,荣昌成功创建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山清水秀生态新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显著增强;到2035年,全区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与全市建成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目标相适应,基本建成山清水秀生态新城。

为实现目标任务,《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荣昌将从生态保护修复、绿色发展、环境质量改善、污染物总量减排、环境风险防控“五大方面”持续发力,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区域环境质量,为建设山清水秀生态新城奠定坚实基础。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着力构建“三山两河、三区五带”生态空间保护格局,在城市尺度上构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的“生命共同体”。

以碳减排为总抓手驱动绿色转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能源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全力推动碳达峰行动。

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为核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精准施策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实施“三水共治”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深入开展工业污染防治,安全利用受污染耕地,加快补齐农村污染治理短板。

深化生态环境区域协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共建环境共保。充分发挥毗邻地区优势,深化生态环保领域交流合作,联合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协同开展执法联动和应急处置,推动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生态共建环境共保。

强化全过程管控,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领域重大风险。坚持“防”与“控”并重,统筹考虑固危废、危险化学品、重金属、核与辐射等生态环境风险要素,全面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多层级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体系。

健全机制体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压实生态环境保护领导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严格环保执法和责任追究,增强精准治理生态环境能力,加快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突出载体建设,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重点谋划生态保护与修复、蓝天、碧水、净土、美丽乡村、环境风险防范、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体系建设等七大领域的重大工程,通过大工程带动大治理。

信息三:

◆2022年“七管齐下”治理尾气污染

今年,荣昌计划以城区建成区为重点区域,分别针对“油、路、车、企”,在全区范围深入推进交通污染防治“七大行动”,切实提升交通污染防治管理水平,有效减少交通行业污染物排放。

一是加快推进老旧车辆淘汰工作。落实老旧车辆淘汰补贴政策,引导鼓励老旧车淘汰720辆。

二是强化城区柴油货车限行规定。完善城区柴油货车限禁行方案,加强城区货车通行总量控制,对货运车辆(含运渣车)实施按时段、按路线精细化管控。

三是加强路检路查常态化联合执法。进一步夯实生态环境部门检测取证、公安交管部门实施处罚、交通运输部门监督维修的联合监管执法模式。常年组织开展不定期、不定点的路检路查执法行动,严厉打击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路检数在市级规定的3000辆的基础上,自加压力增加到12000辆。

四是加强油品质量监管执法。加强油品质量监督和检测工作,每年对加油站、企业自备油库抽检组数不少于30组。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储存和使用不合格油品、天然气和车用尿素行为。

五是加强油气回收监管执法。定期开展油气回收抽测抽检,对油气回收装置运行不正常仍从事加油业务的,严格依法处罚。

六是加大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力度。制定公共用车改用纯电动、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的计划,鼓励出租车、网约车“油电”转换。加大采取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等综合措施力度,逐步加大其他区域和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力度。

七是进一步完善充电设施配套政策。重点加快城区、旅游景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公用快充设施建设,同步推进企事业单位专用充电设施建设,开发电动汽车充电智能服务平台。

融媒体中心记者 蒋坤红 通讯员 邓尚丽

信息一:2021年“战果”丰硕

全区优良天数达到291天,PM2.5改善率居全市第二,优良天数改善率全市排名靠前。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镇街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3.3%。

信息二:“十四五”目标愿景

力争到2025年:荣昌成功创建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山清水秀生态新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力争到2035年:全区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基本建成山清水秀生态新城。

信息三:2022年“七大行动”

落实老旧车辆淘汰补贴政策,引导鼓励老旧车淘汰720辆。

完善城区柴油货车限禁行方案,对货运车辆(含运渣车)实施按时段、按路线精细化管控。

严厉打击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路检数自加压力到12000辆。

每年对加油站、企业自备油库抽检组数不少于30组。

定期开展油气回收抽测抽检。

鼓励出租车、网约车“油电”转换,逐步加大其他区域和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力度。

开发电动汽车充电智能服务平台。

--> 2022-05-11 1 1 荣昌日报 content_10506.html 1 一场新闻发布会 透露这“三大信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