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区融媒体中心出版 刊号:(渝)2019526 本报热线:87339716 广告热线:87338686订阅热线:87338686






2022年05月27日

别样情怀过端午

●余 敏

端午,它是厚重的历史,从2000多年前的时间长河中跋涉而来,滚滚浪涛带着浑浊与沧桑,裹挟着悲怆的血泪。无论是“伍胥忿怒三闾怨,争似鸱夷一钓舟”的春秋忠臣伍子胥,传闻其在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形成江浙一带广为流传的端午节的来历;或者救父投江的东汉孝女曹娥,因其父在祭祀活动中溺于舜江中,数日不见踪迹,年仅十四岁的曹娥纵身跳入江中寻找父亲,演变成一段凄婉的神话;还是投江以身殉国的楚国诗人屈原,带着一身忠贞与烈骨跃入汩罗江,从此这条江中就承载了绵绵不绝的哀与愁,后人年复一年想打捞出悠悠的遗恨,终是满腔悲愤意难平。

端午,它是岁月的沉淀。当忠诚与孝道以悲剧色彩结束,也许天地之间的对话更能直抵灵魂深处,人间正道是沧桑,让人在不胜唏嘘的同时又感悟到意志的坚不可摧,于是几千年的文章诗篇都在深情地祭奠,优良的民风传统,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经受时代更迭的冲刷与验证,反刍既往,代代流传,以山河为证节日为名,留下沉甸甸的文化遗产,古人高洁的品质形成民族的瑰宝,构成了端午节的传统文化内核。

端午,它是精神的传承。在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除旧迎新的春节,祭祖扫墓的清明,象征团圆的中秋,都有单一纯粹的节日意义,也许端午节的来源过于沉重压抑,善良的人们给它植入浓郁的人文气息,“硬生生”塞给它二十多个别名: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五蛋节……总想赋予它更多美好的寓意,呼吸顺畅了,思想也丰富起来,中华民族的道德弘扬成为强大的凝聚力,时代情操重新焕发出盎然生机。它还有形式多样的庆祝方式,挂艾叶菖蒲、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赛龙舟等等,娱乐与文化相兼容,充满了人文关怀,在缅怀古人的同时又融入了祈福平安、驱邪消灾的淳朴心愿。

艾草虽小,却不拘泥于地势,只要有一粒种子,无论河边、荒地、山坡即可生根发芽,原本葱绿的颜色蒙上一层灰白,恰似它浓郁而清苦的一生,但它始终不忘踮起脚尖仰望星空;雄黄虽微,研作细末,明快的色彩注满希望与活力,同时又透着微辣,可知扶正祛邪是正义与黑暗的交锋?龙舟竞技,百舸争流,释放出豪情万丈,奋斗不息追梦不止的精神展现得酣畅淋漓。

端午节的打开方式各有千秋,尘埃落地后总离不开人间烟火,端出热腾腾的粽子,外衣一层层剥开,同时扒开了世间百味,热气氤氲缭绕,沉思与缅想,思念与祝福一齐涌上心头。

愿人间长情,岁岁安康。

--> 2022-05-27 1 1 荣昌日报 content_10845.html 1 别样情怀过端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