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区融媒体中心出版 刊号:(渝)2019526 本报热线:87339716 广告热线:87338686订阅热线:87338686






2023年03月01日

“舌尖上”崛起百亿级产业

——荣昌“川渝休闲食品产业园”建设底气足、质量高

鹅堂食品切割分装车间

民贸食品自动包装车间

强逗食品

近年来,“荣昌猪”“荣昌白鹅”“河包粉条”等美食,已不仅是荣昌的“地方记忆”,以它们为代表的“荣昌味道”,正作为我区支柱产业“动力源”,为全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区注册食品生产企业2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81家,实现产值281亿元,取得同比增长4.9%的好成绩,为荣昌高质量建设“川渝休闲食品产业园”打下坚实基础。

休闲食品方兴未艾 开创产业新“蓝海”

走进荣昌高新区“食品产业专区”,有一种香味颇具企业标识度——重庆洽洽食品有限公司。

“落地荣昌20年,我们一直致力于生产‘洽洽’系列瓜子,产品覆盖全国各地,去年年产量4万余吨、产值近9亿元。”谈及自身优势,企业副厂长唐瑛一脸骄傲,“目前,洽洽瓜子不仅畅销全国还香飘海外,并在持续提升智能设备产能、开发新品,力争5年内实现产值20亿元,把‘洽洽’这个国内领军品牌做成全球行业领先。”

同样是荣昌食品行业“老人”的重庆民茂食品有限公司,持续14年深耕“一头牛”,也收获了一份漂亮“成绩单”:2022年仅牛肉、牛板筋两个休闲肉制产品,就实现产值1700余万元,预计今年增长15%;今年试销的手撕、原切牛肉以及新开发的鸡肉休闲食品、鸭肉休闲食品,一上市就供不应求,目前已签订40余万元/月的生产订单。

“目前我们正壮大销售团队,优化新品生产线,力争全年总产值突破3000万元。”民茂食品副总经理罗希林信心满满。

“老字号”乘风破浪,“新生代”同样势如破竹。年仅“2岁”的新兴企业——重庆市荣昌区强逗食品有限公司就是典型之一。

强逗食品主打豆干、蔬菜两个休闲食品,主要为江浙市场供货,去年是企业经营的第2个年头,产值就达2000多万元。

“企业谋划已久的肉制品、魔芋制品生产线将于今年下半年启动,每年至少能为企业增加1000万元收益。”强逗食品行政部长周世珍满怀期待。

荣昌休闲食品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的例子不胜枚举。截至目前,全区休闲食品产业已集聚洽洽、紫燕、煌上煌等一批全国知名企业,现有规上企业10家,拥有较为完整的特色产业链,是荣昌高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持续挺进的产业新“蓝海”。

预制食品风生水起 抢占产业新“风口”

2015年,入驻荣昌高新区的重庆椿林聚业食品有限公司依托自身调味料生产优势,盯准市场机遇,成立重庆琪馨食品有限公司,开启预制菜全产业链发展之路。

“起初,企业主打自热火锅、自热米饭等快销食品,随着粉条厂、蔬菜包厂、包装厂、组装厂、纯净水厂等产业链企业相继成立,企业预制菜厂的研发、生产有了坚实基础,琪馨当之无愧成为全国少有的预制菜全产业链发展企业。”该企业董事长朱彬说。

统计数据显示,琪馨食品现有即食、即烹、即热3类预制菜,下分干吃系列、卤菜系列、常温料理包、冷链预制菜等多个系列、近190个品类,连续两年在美团优鲜和京东线上销量排名第一,线下深受商超、学校机关等团餐市场青睐,去年实现年销1.4亿元。今年1月,该企业又与华润苏果、永辉总部等9家大型商超系统签订合作协议,预计今年产值能再增1亿元。

不同于琪馨食品的预制菜全门类发展路径,重庆市鹅堂食品有限公司只以“荣昌卤白鹅”为核心,抢入预制菜发展“快车道”。

“卤制品预制菜开袋即食,食用方便快捷。加上‘荣昌卤鹅’品牌优势加持,鹅堂食品在全国各地的160家连锁门店销售火热,去年实现产值3000多万元。”该企业生产总经理钟泽乙介绍,企业正抢抓市场投资热潮,计划今年增设连锁门店100家,力争年产值翻番。

荣昌高新区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刘蕾介绍,尽管预制菜是个“新潮流”,荣昌食品产业却已涌现不少“预膳房”:以琪馨食品、乾源食品、琪泰食品、黄海食品等为代表的12家规上企业,去年实现产值37.54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产值上亿元的企业就有9家,正聚力用预制菜再造荣昌发展新优势,为全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新机”。

调味品蓄势待发 延伸产业新“赛道”

近两年,荣昌食品产业涌现后起新秀——调味品制造。数据显示,2022年全区共有调味品企业14家,实现产值1.28亿元,同比增长24.8%。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规上企业——椿林聚业。

椿林品牌深耕食品行业17年,取得了椿林火锅底料制作技艺、塔辣椒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在全国拥有1000多家麻辣烫连锁加盟店。在荣成立椿林聚业,初衷仅是生产火锅底料内供加盟店使用,未曾想顺应市场发展需求,企业研发上市的烧鸡公、酸菜鱼、小龙虾等100多个品类的调味料、酱料颇受欢迎,年产值超过6000万元。

如今,企业的经营路线“华丽转身”——在内供加盟店、自有品牌拓展基础上,外部定制、预制菜企业调料包供应订单接踵而至。仅1月份,企业就签到每月60万元的生产订单。

“我们根据市场反馈,正紧锣密鼓升级外包装、生产小包装、研发新口味,进一步提升消费体验,圈住更多椿林‘调味粉’。”椿林聚业销售总监张南海春节后带领团队飞南走北,拓展线上销售渠道、进攻全国各地商超市场、主动对接定制客户,聚力实现年产值1亿元目标。

“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引进国内有影响力、注重研发的调味料生产企业,支持椿林聚业等本土调味料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本土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加快功能化、深加工调味品研发。同时,依托重庆火锅、串串香、冒菜、滋补汤锅等巨大消费市场及品牌知名度,大力发展以火锅底料为代表的调味品及发酵制品,聚集更多企业‘上链’集群发展,把调味品做成荣昌食品产业的又一张靓丽名片。”刘蕾表示。

打造“标识”产业园 让“荣昌味”集聚成势

“食品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和朝阳产业,是联动三产同步发展的重要关联产业。”刘蕾介绍,荣昌高新区将坚决扛起做大做强休闲食品优势支柱产业的重任,按照市级“休闲食品特色产业建设基地”绿色环保、高质量、集群化发展要求,多措并举建好荣昌“川渝休闲食品产业园”。

以方便休闲食品、肉制品精深加工、精制茶和饮料为发展重点,以创新驱动、突出特色、绿色安全为方向,充分发挥荣昌高新区现有绿色食品产业基础,坚持做大与做强“两手抓”。

继续稳订单、造新品,通过采取优化营商环境、畅通物流通道等措施,巩固现有食品产业的制造优势;着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食品工业领域的深度应用,提高企业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引进自动化、信息化、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线和生产工艺,提升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引导企业进一步拓展产能,向代工厂、柔性生产等智能生产方向发展。

继续用心用情用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落地落实政策扶持、强化人才引育、拓宽产业融资渠道、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全力护航食品企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批地标性“金字招牌”,确保到2025年,休闲食品工业年均产值占高新区食品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荣昌高新区晋升为成渝地区休闲食品加工基地、中国西部休闲食品之都,成功建设具有荣昌标识度的川渝休闲食品产业园。

融媒体中心记者 蒋坤红 通讯员 戴世鑫 张浩宇

--> 2023-03-01 ——荣昌“川渝休闲食品产业园”建设底气足、质量高 1 1 荣昌日报 content_14375.html 1 “舌尖上”崛起百亿级产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