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一条高速公路横穿而过,公路两旁有千亩金银花,在每年四月时会漫山开放,远远地就会闻得一股清香。高速公路上不时有大货车呼啸而过。这条高速公路是潼南到泸州路段,黄檀村办公室就在高速路旁。傍晚时分,太阳挂在西边,夕阳映着水田,清晰可见它的影子,波光粼粼的,很是好看。
黄檀村由原来的7个小村组合而成,即黄檀、高冲、月光、弥陀、安龙、曹子、长伍,村委会设在长伍村,但组合后的村取名黄檀。
有一天,我没吃晚饭,顺着河边,向着有阳光的田野走去。
村里有很是丰富的水系,不远处就是珠溪河,也叫洪子河,还可称王家桥河,在王家桥那里,有条支流叫五板桥河。夏季,五板桥河美丽如画,两岸荷叶田田,洁白如玉的荷花清纯而妙曼,扇形的叶面在风的作用下,抚着河岸,轻轻地捋了捋,怕惊醒那美丽的花。红高粱也婀娜地站在那里,倒映在河里,清澈的影子,像无数少女挽起了披肩长发。
与之对应的,还有弥陀河。它在村里弯弯曲曲,走走停停,也是村里最长的溪河,滋润着张家铺的千亩良田。弥陀河的旁边,就是村里的特色农业产业“千亩茭白”,这次种的是双季茭,上半年5月收割,下半年11月收割,品种名称为“美人茭”。它体型修长,如美女那般婀娜多姿,风起时,美人茭随风摆动,真是“风情万种”。可惜,2022年受连续高温干旱,她已失去了容颜,产量大减。好在上半年试种200亩,也收获了40万斤,实现收益20万元。
在弥陀河和五板桥河之间,就是那美丽的乡村小院——张家铺产业小院。张家铺的老百姓就近种植草坪务工,全村现有500亩草坪。平时常年务工人员有40余人,人均能有万余元的收入。一般草坪收割时季为夏秋季节,如果冬季还没有卖出去,就会长得很厚,比起标准足球场的草坪还茂盛,用脚踏上去软软的,弹力十足。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来一场足球角力赛,还可以带上好友前来草坪露营。
在弥陀河的边上,长满了长长的狗尾巴草,在夕阳的映照下,风轻轻一动,狗尾巴上的絮花就漫天飞扬,有的落在河面上,有的落在那草坪上,有的又撒在路边,随即扎下根来,繁育她的幼仔。
天还没有黑,太阳已躲在树梢后,快到山顶了。顺着河边,我走到一座小桥上,这是一座人行便桥,由几块石板组成,石板桥连着人行便道,便道那头连着成片的稻田。稻田装满了水,里面大多养殖了鱼虾。黄檀村有10余户养殖鱼虾的大户,今年还发展了一些,大约有3000亩。
天快黑了,太阳能路灯都亮了起来。我顺着人行道,回到村办公室。村办公室所在地旁边的院子,以前叫吴家大院,就是有20余户吴姓人家,还有少数杨姓人家在此居住。修建高速公路时,搬迁了10多户人家,吴家大院就不存在了。
村委会办公地原是一所小学,现在的办公室和服务大厅,都由一间间教室改建而成。操场已改造成停车场,却保留了一个篮球架,无声地记录着过去的欢声笑语。
走过吴家大院,就来到了陈家堰。陈家堰里有吴家大院搬迁过来的人家,于是,吴姓、李姓和王姓人家合群而居。陈家堰在陈家桥的桥头,高速路修建后,河包至相邻的大足区龙石镇的公路从此经过。家家户户房前屋后进行了美化亮化,有太阳能路灯,有花台、围墙。
再次回到村委会办公室时,天已黑尽,我把今天拍的风景图片发朋友圈,题目取名“我的乡村黄昏游”。圈友们很快点赞,纷纷问这是哪,这乡村风景也太美了。我很骄傲地回复:黄檀村。
黄檀村的变化,是在党的领导下,基层干部的努力下,村民的配合下实现的。在全国260多万个自然村中,它也许籍籍无名,但在黄檀村基层干部和村民心目中,这是一个沐浴着党的阳光,承载着村民幸福的地方,更是让大家感到自豪的地方,因为我们参与了它的发展,缔造了它的向好变化。也许,2022年,黄檀村荣获市级美丽宜居乡村称号这一刻,就标志着它的嬗变。
【作者简介】
甘晓波,网名怡然,系荣昌区委编办工作人员,现任派驻河包镇黄檀村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