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 雪)近日,在古昌镇新民村,我区科技特派员正头戴草帽、脚穿水鞋、手拿记录本,穿梭在稻田中进行无公害富硒大米品种比选试验。
据了解,富硒大米是在原有水稻的基础上,对水稻进行喷施富硒有机叶面肥,从而提高所产大米的硒元素。今年,我区科技特派员结合荣昌实际情况,选用品香优秱珍、宜香优2115、晶两优534、兆优5455、原香优玉晶五个品种进行试点富硒种植,每个品种试种100平方米。其中,晶两优丝苗是我区长期栽种的本地水稻。
“每个水稻品种我们都要做标牌进行区分。40天后便可移栽秧苗,到时再对五个品种的秧苗施加硒肥。”区科技特派员单德鑫说,试验过程中,所有品种都会采取相同管理措施,同时播种、同时移栽、同时进行病虫害防治、同时富硒,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下一步,区科技特派员将严格按照富硒水稻品种试验记载标准,对每个品种进行全程观察记载,做好播种期、移栽期、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的调查和数据记录。根据测定数据,和原有本地水稻晶两优丝苗进行对比分析,选取抗病虫害能力强、产量高、口感好的富硒水稻品种在全区范围内进行推广,进一步提高我区水稻品质和产量,为农户增收致富拓宽“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