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合作峰会将在荣举办,广邀川渝两地党政领导、知名企业家齐聚一堂,深入互动、牵手合作、抱团发展,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实现新发展。
川渝首届民营经济盛会举办地缘何花落荣昌?
“区位优势突出、发展势头强劲、营商环境优质,是峰会落地荣昌的最大‘吸引力’。”区工商联负责人自豪地给出答案。
区位优势变发展强势
抢抓国家战略机遇
勇当“桥头堡”排头兵
荣昌地理位置特殊,位于成渝主轴黄金联结点,与四川7个地市县接壤,是川渝两地山水相连、人文相依的典型。
近年来,荣昌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机遇,充分释放“桥头堡”坐标优势,积极加强与毗邻市区县交流合作,搭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内荣农高区、双昌产业园等多个平台,建立一系列合作工作机制,推动成渝两地民营经济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不少阶段性成果。
重庆电子电路产业园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便是“双城”合作共赢成效之一。
2019年,瞄准“川渝地区印制线路板巨大需求、生产企业却基本在沿海地区”市场短板,荣昌迅速与有着成熟民办园区经验的四川绿然集团“牵手”,按“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模式建设产业园,用“从签约到开工69天,从开工到投产345天”的全国同类型产业园最快建设速度,联合打造出重庆唯一、西部最大的电子电路产业示范园区。
运营短短两年半,产业园已招商引入上下游配套企业56家,2022年实现工业产值40亿元,2025年全面投产后,将年产电路板4000万平方米、产值超200亿元。
抢抓机遇“牵手”布局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协同发展,荣昌变区位优势为发展强势的步伐还不仅于此——
当好产业集聚桥头堡。争取更多川电、川气等资源入荣,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推动毗邻高新区、工业园区联手打造产业联盟;当好科技创新桥头堡。推动以荣昌为总部、川渝相关城市为支撑的国家畜牧科技城建设,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创中心,争取国家级、市级科研平台落户;当好交通互联桥头堡。积极推进川南渝西城际铁路环线、渝荣自城际、渝永荣城轨快线项目建设,织密内部交通网络,争取内陆开放重大项目落地;当好城乡融合桥头堡。深化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统筹市域发展空间,高标准做好城市规划、功能布局、基础提升,做大城市能级;当好川渝合作桥头堡。探索创新跨行政区与经济区适度分离改革体制机制,建好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推动两地政策互惠、资源互通。
民营经济成发展“顶梁柱”
产业高质量发展
跻身全市“第一方阵”
如果说荣昌曾以“荣昌猪”“荣昌陶”“荣昌折扇”等闻名,那么近几年,这座2015年才撤县设区的“农转工”小城市,却用工业经济从“跟跑”跃向“领跑”及稳步走在全市“第一方阵”的魅力,让人折服与印象深刻:
“2019年,荣昌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1%,排名全市第一。”“2020年,荣昌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再次居全市第一。”“2022年前5个月,荣昌以81.43的成绩位居全市综合经济指数榜首,多项指标名列前茅。”……
短短时间,荣昌经济发展总量与速度凭何实现历史性跃升?
“这离不开荣昌把民营经济发展作为强区之本,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推动民营经济‘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的持续提升。”区发展改革委负责人介绍。
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荣昌民营市场主体达7.2万户,规上民营企业产值突破1129亿元。目前,全区70%的技术创新成果、80%的GDP、80%的税收、90%的就业岗位、99%的市场主体均由民营企业创造。
在产业方面,荣昌聚焦“1+3+1”现代产业集群,形成了以食品、服饰、陶瓷为主的消费品支柱产业,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智能装备三大主导产业和农牧高新特色产业,为川渝相向发展积蓄了动能。
从创新驱动来看,全区共计培育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51家、市级科技型企业1273家、“专精特新”企业74家,建成创新研发平台152个、技术研发中心116个、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民营企业已成为荣昌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因发展成效明显,荣昌已累计4次被国务院通报表彰为“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成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并获评“全国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市(州)”。
营商环境获国家表彰
捧回重庆首个“中国
营商环境十佳示范城市”荣誉
荣昌民营经济发展局面持续稳中向好,有何秘诀?
“优质的营商环境,是荣昌民营经济发展最硬核的助推器。”重庆市荣伟鞋业智造产业园从洽谈到签约用时不到两个月,董事长白中伟表示“投资落地从‘没考虑荣昌’到‘没理由推却’,是被荣昌优渥的营商服务所震撼”。
而白中伟,只是荣昌营商环境持续向优而行的见证者之一。
“华森制药,成为荣昌本土培育的渝西地区第一家主板上市公司”“仅用9个月,昊格新能源就在荣投产,成为重庆首个光伏设备生产企业。”“乔丹从来没有离开过福建,因荣昌满满的干劲、诚意与周到的服务,以直投方式迅速到荣建厂。”“华翱洁净总部在广东,来荣考察后当即表态把重庆作为总部,将全国几个基地、资产搬到荣昌整合上市。”……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家心里有杆秤。他们选择落地荣昌,是亲眼目睹了荣昌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与力度。
一直以来,荣昌秉承“再怎么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也不为过”的理念,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进行主抓。去年11月,荣昌又在全市率先召开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邀请民营企业家坐主席台“C位”,并出台了《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二十条政策措施》,全力打造“123456”营商环境品牌。
同时,今年荣昌还将持续深化区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和成长型企业、营商环境观察员、“双评双促”“企业吹哨,部门报到”“百名干部进企业”等制度,设立“企业宁静日”,积极营造“无事不扰、难时出手、有呼必应”发展环境,常态化开展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专项活动,并着力实施市场主体培育计划,力争今年民营市场主体达7.5万户,民营经济增加值达700亿元以上,规上民营企业工业总产值突破1200亿元。
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荣昌先后荣膺“苏商最佳投资环境城市”“浙商重点推荐投资城市”,连续三年被小康杂志评选为“中国营商环境十佳经济开发区”;第十三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上,荣昌捧回“中国十佳营商环境示范城市”,成为全市首个且唯一获此殊荣的区县。
区工商联负责人表示,通过此次峰会交流,荣昌将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叫响做亮“123456”营商环境品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家敢干、敢闯、敢投,吸引更多优质民营企业落户荣昌。
融媒体中心记者 蒋坤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