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区融媒体中心出版 刊号:(渝)2019526 本报热线:87339716 广告热线:87338686订阅热线:87338686






2023年03月31日

我的初心之路

●王 镇

初心是什么?是紧贴胸前闪闪发光的党徽,还是举起右手高过头顶的誓言?初心之路,从“心”开始,因“心”升华,为“心”延续,虽然每个人的初心历程不尽相同,但灵魂深处都有着同样的理想和信念,激励着我们不断砥砺前行。

萌芽——长大了也要成为外公那样的人

我21岁加入中国共产党。谈起最初的入党动机,这跟我的外公是分不开的。

1941年,年仅20岁的外公怀着满腔报国情怀加入中国共产党。“一次入党,终身入党”,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入党以来,他始终铭记着党的宗旨,不计个人得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当时已是耄耋之年、几近失明的外公在收音机里听到这个消息时,情绪激动,喊着嚷着:“我是共产党员,我要向组织捐款!”当他把早已准备好的1000元钱交给组织时,他再三嘱托要为四川灾区出份力。那一刻,我落泪了,从此,“共产党员”这四个字成了我内心最崇高的神往。

践行——绝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当学生们齐声喊‘老师再见,谢谢老师’的时候,心中瞬间有一种感动。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是2013年3月12日……”这是我在上完人生中第一堂课时发的一条空间状态,至今记忆犹新。

那时,我已经入党半年,在一所农村中学当实习老师,两块木板拼起来的床,一个暗晃晃的白炽灯泡,没有桌子就拿个小板凳坐着,把床当桌子进行备课,很知足。我教的班里有一个“特殊”的孩子,原先在市里读书,后来由于父母离异,孩子叛逆,因打架斗殴被学校开除,转到这所农村学校借读。

我特别留意了他,他似乎总是低着头,不说话,也没有朋友。有一次习题课,他一直发呆,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我问他:“你怎么不做练习册啊?”他很小声地回了一句:“老师,我没有。”“怎么不向任课老师要呢?”他沉默了。

我没有继续问下去,只是默默地从旁边同学那儿借了一本给他。下课后,我立即去文印室一页一页复印资料给了他。从此,有一个场景总是出现在我脑海里,怎么也不会忘记。那天,他先是惊讶,然后激动不已,连声说:“谢谢。”

有人曾问过我,你何必这样做呢?你仅仅是个实习老师而已,更何况那还是一个“差生”。我并没有想那么多,我只知道,作为一名党员和教师,只要我在这个岗位一天,就要尽我所能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帮助他们成长成才,这就是我的初心与使命。

传承——听着故事也在写着故事

转眼间,到组织部门工作已有8年的光景,由于工作的原因,这些年我采写了不少党员的初心故事,有一心谋发展、倾情为群众的村(社区)书记,有活跃在大街小巷、重大项目活动现场的党员志愿者,有带队攻关难题、促企高质量发展的先锋标兵,还有发挥余光余热、热心公益的离职退休老党员……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工作,感动着平凡的我们。

我一直在想,他们的——或者应该说是我们的初心究竟是什么?

初心,最初的本心,不论走多远,别忘记出发的地方。这些年,我一直在听,一直在写,通过文字的形式,我要将一个个动人的初心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这份坚守与感动代代传承下去。

小时候,我们是听故事的人;长大了,我们成为写故事的人;未来,或许有一天,我们也会变成故事里的人。

初心之路,路在脚下,心在前方。

【作者简介】

王镇,90后文学爱好者。大学期间曾受聘担任《羲之书画报·诗书画家》签约诗人,山东菏泽《青年作家》杂志首批签约作家。文章散见《人民日报》“人民网”“学习强国”“人民论坛”《中国组织人事报》《中华活页文选》《现代写作》《作家选刊》《散文界》《党的生活》《组工文萃》《非公企业党建》等重点刊物平台,曾获第十届“中华颂”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中宣部《党建》杂志社“鲜红的党旗·永远的长征”征文三等奖等。

--> 2023-03-31 1 1 荣昌日报 content_14844.html 1 我的初心之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