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曹让均 通讯员 肖 辉)日前,区纪委监委印发《专项整治损害营商环境的作风和腐败问题 护航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桥头堡”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坚持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从严惩治与系统施治、正面引领与反面警示相结合,采取开通“码上监督”、规范政商交往、严肃监督执纪等12项具体措施,推动解决营商环境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方案》要求,全区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落实《荣昌区政商交往正面、负面清单》要求,对照开展自查自纠,发现问题主动报告,推动将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与廉洁文化建设、清廉荣昌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结合起来,既防止清而不亲、谈商色变,又杜绝亲而不清、官商勾结,还防止服务企业走过场等形式主义,持续叫响做亮我区“123456”营商环境品牌。全区各纪检监察组织要推动专项整治走深走实,切实发现问题,形成有力震慑。
“我们将坚持‘点面’结合,在‘面’上统筹全面监督检查的同时,注重从‘点’上着力,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进一步明确2类重点整治事项。”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区纪委监委将重点整治利用服务市场主体职务便利,收受礼品礼金和贿赂、索取和接受企业宴请、旅游和娱乐活动安排、借贷放贷等问题;同时,重点整治惠企政策兑现悬空、涉企服务冷硬横推和涉企奖补申请、审核、拨付中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荣昌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