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区融媒体中心出版 刊号:(渝)2019526 本报热线:87339716 广告热线:87338686订阅热线:87338686






2023年04月10日

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荣昌为什么能?

城市之强,首看人才。

近年来,各个城市纷纷走上寻求高质量发展的道路,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人才需求的持续增长。所谓“抢人”,其实抢的是未来发展的竞争力。如何做到产业聚人、环境引人、待遇留人三管齐下,永葆对人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是荣昌正在思考和努力的重要课题。

一组数据显示,去年,荣昌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089人,就业人员相比2018年增加近8万人;去年荣昌参保人员达706221人,相比2018年增加12万余人;全年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526人……

那么,在人才“大战”中,荣昌为什么独具吸引力?东北大学博士、筑邦绿建科技(重庆)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明龙给出答案。

2019年,马明龙将公司办公地点从重庆主城搬迁至荣昌,自此开启了与荣昌的不解之缘。“当时我们考察了许多地方,最终选择了荣昌。”马明龙说。

最初有朋友问他:“荣昌有什么吸引你的,为什么你会选择去那里?”

马明龙斩钉截铁地回答道:“荣昌地处成渝主轴黄金联结点,发展空间不可限量,我也想乘着荣昌发展的东风,让企业走得更高、更远。”

带着这样的期盼,马明龙的新厂在荣昌顺利开工建设,目前一期厂房建设已全面完成,设备建设进度超过50%,预计今年8月投产。届时,可达到年产值2亿元。

马明龙的选择,足以证明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人才聚集的影响力。

这些年,荣昌凝心聚力谋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国家级战略示范城市、国家畜牧科技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桥头堡”城市、先后四次被国务院表彰为“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一项项荣誉接踵而至,一个个金字招牌为荣昌发展赋能加持。

从1992年建设荣昌工业园区到现在,荣昌始终坚持工业兴区、工业立区、工业强区,目前已形成消费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农牧高新“1+3+1”现代产业体系,电子电路、休闲食品、眼镜、陶瓷、轻纺等五大市级特色产业园正加快建设。

截至2022年底,荣昌高新区累计入驻工业企业755家,规上企业累计达到339家,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大关,跻身全市十强。

对荣昌来说,现代产业的快速发展,意味着荣昌经济将有质的飞跃,科技潜能将持续不断释放。这些,都是吸引人才来到荣昌、回到荣昌的重要因素。

此外,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人才政策也至关重要。

同马明龙一样,王辉也怀着同样的憧憬,于2018年来到荣昌创建惠达智能家居(重庆)有限公司。

“当时来荣昌考察,除了荣昌近年来的经济发展速度让人震撼外,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荣昌良好的营商环境。”王辉坦言,荣昌各部门的办事效率和“保姆式”的服务,是企业落户荣昌的最根本原因。

最终的结果也印证了王辉当初的选择没有错。近年来,惠达智能家居大展拳脚,一期年产80万件智能卫浴生产线项目建成投产,2022年实现产值2.1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600余个。

企业的发展让人欣慰,王辉自身的价值也得以体现。与此同时,他还实实在在地享受到荣昌人才政策的福利。

作为高端人才,王辉享受安家补贴、购房补贴30万元,小孩也顺利入读荣昌公立小学,一家人举家来到荣昌,“这里已成为了我的第二个家。”王辉说。

为了广聚像马明龙、王辉一样的英才,近年来,荣昌打出一系列揽才组合拳,积极推动《荣昌区加快建设成渝腹心人才集聚地的若干措施(试行)》《荣昌区“棠城英才引进专项”实施办法(试行)》《“荣昌人就近就业工程”工作方案》等文件落实,构建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体系,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

例如,实施棠城英才引进专项,经认定的棠城英才A类、B类、C类,给予相应安家补贴、购房补贴、租房补贴、绩效津贴。

又如,在“一院一校”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对在荣缴纳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人才,区级留成部分实行前3年全额奖励;人才子女入(转)学的,可选择性就读其户籍地、居住地或工作单位所在地的公办幼儿园和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再如,根据“荣昌人就近就业工程”十二条措施,对来荣昌就业并在同一户企业缴纳社会保险的企业员工,给予一次性就业补贴600元;在荣购买首套住房的企业员工,按5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购房补贴;开通高新区至各镇街的“点对点”包车,为企业员工出行提供便利。

从就业、租房、购房,到交通、医疗、子女教育,我区深入思考、做实细节,为人才提供各方面政策支持,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各路英才放下包袱,在不同领域各显神通、各展其才。

去年,我区新认定棠城英才74人;招募“三支一扶”大学生20人,西部计划志愿者118人,累计回引本土人才348人。兑现安家补贴、购房补贴、硕博奖励等人才奖励金1400余万元。

今天的荣昌,仍然求贤若渴。

随着荣昌的产业体系日趋完善,综合实力日益明显增强,我区为各类人才搭建起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的广阔舞台,从根本上激发出人才的潜力和活力。开放的政策又与人才的需求形成呼应,让越来越多千里马在棠城大地竞相奔腾、双向奔赴。这便是荣昌为什么能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人才的秘诀。

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 丹

--> 2023-04-10 1 1 荣昌日报 content_14977.html 1 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荣昌为什么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