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区融媒体中心出版 刊号:(渝)2019526 本报热线:87339716 广告热线:87338686订阅热线:87338686






2023年04月14日

铺就乡村振兴路 蹚出产业“新路子”

——记清流镇乡村产业振兴“头雁”罗道华

罗道华指导村民种植黄精

罗道华参加川渝首届劳动技能大赛

“能拿到川渝首届“巴蜀工匠”杯乡村振兴技术技能大赛第10名,说明我们所走的生态肉牛种养循环项目是被专家认可的、值得继续倾力发展的……”4月12日,清流镇永兴寺村1组,重庆华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罗道华,欣喜道出参加大赛的收获。当下,他正利用在大赛中取到的“真经”,加班加点打造农旅特色农家乐,延伸生态肉牛循环种养“链”。

从单纯养殖肉牛,到如今养殖、种植、加工、销售、旅游以及全产业利益联结,发展模式深受群众赞誉和专家认可,罗道华已奋斗了10个年头。

2013年初,罗道华结束在外打工生涯,回到家乡建立肉牛养殖场。逐年边学边干,罗道华的养殖规模已从最初的12头,变成现在年出栏肉牛200头左右,建起2栋、约1300平方米标准肉牛养殖场。同时,流转260余亩土地种植粮油、水果,通过牛粪发酵后还土还田,种养循环打造高品质四季花果园、饲养草料基地和粮油生产基地,既实现多重经济收益、解决肉牛青储饲料来源,又为研学、观光、采摘等农旅融合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罗道华凭借在沿海多年的酒店、餐饮业工作经验,申请注册了伤心牛哥、鲜牛堂等商标,通过与工厂合作精深加工牛肉干,开办多家牛肉主题餐厅、新鲜牛肉售卖窗口等方式,实现“田间”到“舌尖”直接对接的产业链“闭环”。

循环种养技术成熟,还打下一片大好市场,腰包鼓起来的罗道华与乡邻慷慨分享发展成果:

一方面,除土地租金外,罗道华常年为20余名村民提供养殖场管理、果林管护、门店服务员等工作岗位,方便大家就近务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分别在养殖、种植上采取“公司+农户(养殖场)”的方式,与川渝两地村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大家在成本无忧、技术无忧、销售无忧中增收致富,“抱团”壮大清流生态肉牛产业。

“去年牵回来的时候,这25头肉牛平均每头才600来斤。在罗总传授的专业养殖技术下,它们现在个个躯干饱满、膘肥肉厚,体重冲上1000斤,预计8月就能回收,今年稳赚10来万!”永兴寺村1社的罗勇,就是罗道华养殖环节利益联结的3个养殖场、4户受益村民之一。

种植方面,罗道华在部分柑橘树林下套种喜阴怕阳的中药材黄精,每亩收益达1万元。打通销售渠道后,罗道华积极向有意向种植的村民传经送宝,已带领500余户村民加入种植队伍,订单式发展黄精面积超300亩。

能吃苦、敢拼闯,而立之年的罗道华用实干实绩捧回“重庆市百名新型职业农民”称号;其养殖场成为大学生村官合作社合作示范基地,作为创业者和乡村产业振兴人才参考、学习、交流的平台。

事业风生水起,罗道华却并未止步。当下,他又在肉牛产业的“前端”和“后端”发力,确保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可持续发展。

“前端”,罗道华联手合作伙伴,在内蒙、河北等地开设联络点,在川渝两地铺设育种中转站,确保牧区优质肉牛仔直达养殖户,为养殖户省掉中间商,每头降本1000元左右,进一步增强养殖户积极性,带领更多养殖户做大做强清流“渝西万头肉牛养殖基地”品牌;

“后端”,他正紧锣密鼓筹建加工厂、农家乐,掌握精深加工资质和技术,一步一个脚印往“发展5—10家牛肉产品加盟直营店”“搭建肉牛养殖研学、农旅融合发展平台”等目标奋进。

“未来,我要继续守好家乡‘牛棚’,坚守绿色、生态初心,抓好‘种、养、加、销、旅’全产业链,走好清流生态肉牛产业三产融合发展之路,为乡村产业振兴贡献应有的力量。”罗道华坚定表示。

融媒体中心记者 蒋坤红

--> 2023-04-14 ——记清流镇乡村产业振兴“头雁”罗道华 1 1 荣昌日报 content_15054.html 1 铺就乡村振兴路 蹚出产业“新路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