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区融媒体中心出版 刊号:(渝)2019526 本报热线:87339716 广告热线:87338686订阅热线:87338686






2023年04月14日

追梦路上的坚守

平凡岁月,非凡坚守。

追梦路上,我在新闻采编一线坚守了整整40年。

40年,弹指一挥间。蓦然回首,多少风雨,多少坎坷,多少艰辛,都化为无奈的思绪浮现在脑海里。

我这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情——干新闻。在同一个岗位坚持干40年,对我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我既然选择了,无论多不容易,我从不言弃,因为我特别热爱这个职业。

40年坚守,源于热爱。为了追逐心中的梦想,我在平凡的岗位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辞辛劳,用一生去奋斗。

我的奋斗故事要从20世纪80年代初说起。那时,我在部队当坦克兵。1983年3月19日,我写的一篇小说《“棋迷”改行》在《人民军队报》“战斗”副刊上发表。不久后,部队政治处把我从坦克连队调到团报道组,当了一名新闻报道员,从此开始了我的新闻人生。从那时起,我萌发了这一辈子要干新闻的梦想。

有梦想就有奋斗的动力。当了新闻报道员后,我开始向自己的梦想努力。我刻苦钻研新闻业务,脚踏实地做新闻,先后在《解放军报》《解放军生活》《人民装甲兵》《人民军队报》、《甘肃日报》等军内外报刊发表了很多新闻报道,还编辑过《演习快报》。我在部队报道组干了10年新闻工作,这10年,我8年被部队评为“优秀报道员”。

1993年,我从军队转业到地方工作,来到了荣昌广播电视台,成为一名电视新闻记者,这一干就是30年。这30年里,我干过记者、编辑、摄像、编导、制片人、新闻部主任等工作。虽然换了多个工作岗位,但我对新闻工作的初心不变,从未离开过采编一线。我没有忘记自己最初的梦想,在采编岗位上不懈奋斗。我知道,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新闻人,就要懂得坚守。

追梦路上,我切身感受到干新闻的辛苦,特别是当电视新闻记者那些年,每天起早贪黑,东颠西跑,风里来雨里去,用脚步丈量新闻。有一年夏天,我到盘龙镇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采访途中,天上突然下起了大雨。我用仅有的一件雨具保护好摄像机,冒雨在满是泥泞的乡间小路上艰难地步行了一个多小时。

当我走到村里,雨水湿透了我的全身,而摄像机却完好无损,保证了采访任务的完成。这部《银梭织出新生活》的电视新闻专题片,当年获得了重庆市电视奖好新闻一等奖。采访结束后,我因淋雨感冒高烧不退躺在了医院。

还有一次,我在拍摄7集大型纪录片《荣昌有条濑溪河》时,右脚不慎扭伤,下地行走十分艰难。为了不耽误拍摄进度,我每天拄着拐棍,坚持到濑溪河沿岸的乡村采访,由于脚实在太疼只能坐着拍摄。在拍摄《濑溪人家》时,我和摄像凌晨3点钟就起床来到广顺街道高瓷村,拍摄菜农打着手电筒担菜卖菜的镜头。虽然在节目拍摄中我吃了很多的苦,但当看到节目如期播出,我格外高兴。

梦想激励着我努力奋斗。作为一名新闻人,我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更多的是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工作。从1995年到2008年,我先后策划创办了《荣昌经济天地》《政策面对面》等多个电视栏目,身兼数职,担任栏目记者、摄像、编辑、制片人,加班加点是我工作的常态,尽管非常辛苦,但我从不抱怨。

2014年,我从一线记者转为做电视新闻编辑。作为一名电视新闻文字编辑,每天到了单位,我绝大部分时间是在电脑前选稿、改稿、编排节目,工作十分枯燥。新闻编辑工作规范要求多,责任重大。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意味着不能出一丝一毫的差错。每天面对一大堆待审的新闻稿件,我都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当好新闻的把关人。我在荣昌电视台担任《荣昌新闻》栏目责任编辑9年,负责审阅编发的新闻稿件至少有2万多篇,没有出现一次差错。

身为一名新闻编辑,我希望对得起署我名字的每一篇稿子,每一条视频。《荣昌新闻》栏目每天播出的新闻大多出自我的手里,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工作压力也大,新闻的背后凝聚着我的心血、我的默默付出。当一件件出自我手的新闻引起广泛关注时,我觉得自己很有成就感。这也许就是我愿意坚守采编一线的原因吧。

40年新闻路,40年风雨兼程,有付出,更有收获。40年来,我一直奋战在采编一线,采写、拍摄、编辑了数以万计的新闻作品,有50多件作品获得市(省)级以上新闻奖,其中获得一等奖的作品有20件之多。

记得我在重庆市广播电视优秀作品发布会上发表获奖感言时,重庆卫视主持人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刘老师,您的作品获这么多大奖,最大的感悟是什么呢?”我说:“我最大的感悟就是用心,用功,只有以‘四力’用心书写,以‘匠心’用功打磨,才能写出时代华章,奉献精品力作。”我怀揣新闻梦想,把论文写在荣昌大地上。

近年来,我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有5篇获全国广播影视学术论文奖,有8篇学术论文获全市一等奖,入选《2017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年鉴》,《融媒体时代广电人才的理论视野》一书刊载了《刘友才同志学术理论研究评介》文章。

40年的坚守,也让我获得了一连串闪光的荣誉。我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2019年11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授予我“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年,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荣誉证书和证章。2017年1月,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授予我敬业奉献“重庆好人”荣誉称号。这是对我从事新闻工作40年的最高褒奖。2016年11月,我荣获全国广播影视“百优理论人才”称号。2017年,我荣获全区“十佳记者”称号。2021年,我荣获全区“最美退役军人”称号。我还16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3次被评为广播电视工作先进个人。2020年12月,我获得了新闻专业的最高职称——高级记者,成为荣昌区新闻战线唯一获此职称的新闻工作者。

我从一名报道员成长为一名高级记者,站在了新闻人梦寐以求的事业之巅,实现了自己的新闻梦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今,我仍然坚守在采编一线,持之以恒,辛勤耕耘。追梦路上,我的脚步不会停止。

【作者简介】

刘友才,高级记者,全国资深新闻工作者,全国广播影视“百优理论人才”称号获得者,敬业奉献“重庆好人”称号获得者,荣昌区“最美退役军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重庆市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荣昌区社会科学智库成员,荣昌区学术带头人,荣昌区作家协会会员,从事新闻工作40年,50多件作品获市(省)级以上新闻奖,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 2023-04-14 1 1 荣昌日报 content_15057.html 1 追梦路上的坚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