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荣昌区濑溪河流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规划》(以下称《规划》)正式印发实施。我区将通过5年时间,开展濑溪河流域“两山”基地建设,计划到2026年成功建成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规划》的出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路径。开展濑溪河流域“两山”基地建设,充分挖掘生态资源、产业发展的优势,提炼形成具有荣昌特色的典型案例,将其打造成为具有示范效应的生态之河、文明之河、发展之河,对推动荣昌绿色发展、循环发展、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确定实施范围为荣昌区濑溪河流域,包括昌州、昌元、广顺、安富、双河、峰高6个街道,万灵、河包、古昌、仁义、荣隆、直升、清升、清江8个镇,流域面积721.32平方公里。实施年限为2022年至2026年。
我区将按照生态环境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要求,以“突出特色、转化有效、打造样板”为原则,以国家“两山指数”评估指标为基础,新增“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这一荣昌区特色指标,构建具有荣昌特色的“两山”基地建设指标体系。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区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坚持构建“一带两片多点”的“两山”转化发展格局,突出“生态+复合产业”、生态修复、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4个模式,以濑溪河沿岸为轴,加快建设南部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北部三奇湖优质粮油产业园,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有机统一起来。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原则。统筹“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重庆市“一区两群”等区域发展战略,以“两山”基地建设为载体,协调发展濑溪河流域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实现山清水秀生态新城发展目标。
坚持区位优势,就地发展原则。立足于濑溪河流域独特地理位置,借助成渝地区经济发展开放政策,利用区域生态环境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成果,努力打造成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双城支点,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桥头堡”和“主战场”。
坚持改革驱动,创新发展原则。坚持把经济绿色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制度改革与创新上,发挥深化改革、创新驱动的加持作用,围绕生态产品的价值转换,实现经济绿色发展的转型。
坚持以民为本,共享发展原则。将以民为本的思想贯彻到“两山”建设全过程中,将人民共享作为绿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共享发展理念引领“两山”建设,开展低碳城镇、低碳社区、低碳园区、低碳企业和低碳产品试点示范建设,增强全民参与。
到2026年,我区将通过“两山”基地建设,持续守护濑溪河一河清水,区域治理效能有效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建成濑溪河流域人、水、城相依相伴、和谐共生的城乡水生态宜居环境样板;流域内生态旅游、循环农业等产业不断发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成,建成农牧文旅资源持续高质量转化的“两山”富民样板;绿水青山长效保护修复、生态产品价值稳定实现、生态资源优势持续转化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建成生态文化共建共享的“两山”转化体制机制引领样板,最终建成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