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区融媒体中心出版 刊号:(渝)2019526 本报热线:87339716 广告热线:87338686订阅热线:87338686






2023年05月05日

满山柑橘树 飘香振兴路

—记吴家镇双流村乡村振兴“头雁”秦东照

在这春夏即将更替的时节,走进吴家镇双流村果农秦东照的柑橘果园,如云似雪的柑橘花盛开两旁,阵阵花香扑鼻而来,为田间地头平添几分浪漫。秦东照带领工人们在果树间穿梭管护,为年底柑橘大丰产、早上市做准备。

这片土地,几年前还是杂草丛生的荒地,如今已是5000余亩硕果累累的果园,这样的巨变,来自秦东照的“柑橘梦”。

2014年,在外地务工的秦东照返乡回家,看着村里越来越多年轻人外出“捞金”,以至于很多土地未发挥效益,深感可惜。他暗暗下定决心,要把这些土地重新利用起来。

当时秦东照家里已有200亩柑橘园,最直接的方式便是扩面。于是,他拿出家中所有积蓄,并向亲朋好友借来部分资金,将自家柑橘园面积扩大至1000亩,栽种爱媛、塔罗科血橙、沃柑等品种。

功成从来不是一蹴而就。扩园初期,秦东照每天早出晚归,带着工人到山间地头栽树苗、除草、挑水……繁忙的劳作让他的手上、肩膀上磨出不少水泡,可他从没有一句抱怨。

历经10个月,直到漫山遍野的柑橘树苗成活,秦东照脸上才露出难得的笑容。“这些小树苗要3年后才能结果,一定得细心管理。”为了照顾好这片柑橘树,他隔三差五到园林“巡逻”,满脑子想的都是树苗是否存活?果园是否缺水?树苗上是否有病虫……

为了给自己“充电”,秦东照积极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各类种植培训,还赴成都、资阳等地考察学习果树栽培管理知识。“柑橘栽培管理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土壤、肥料、修剪、嫁接……可样样都是学问。”秦东照说。

经过3年的精细管护,扩增的800亩柑橘于2017年初挂果,2018年迎来大丰收。那一年,橙红色的果子高挂枝头,前往批发的水果商贩、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

尝到甜头的秦东照没有让“柑橘梦”止步于此。

2019年,随着果实品质、市场销量持续上升,秦东照向前迈了一大步——从村民手中流转2000余亩土地种柑橘;2021年,与高峰村一起合作,再次流转2000余亩土地,果园面积扩大至5000余亩。

秦东照坦言,他的底气,来源于国家对乡村振兴的重视。

“自从我们种植柑橘以来,政府总是竭尽全力促农兴农,送技术、送政策服务,多方面给我们支持。”秦东照回忆道,即使面对疫情带来的难题,也在多方帮助下,通过电商及出口新加坡等方式,降低了损失。

得益于相关政策的支持,果园内的生产公路、山坪塘、蓄水池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就连1000亩老果园也安装了智能水体一肥化系统,只需动动手指头,就能通过手机对不同片区的柑橘树进行定时定量浇水。

今年3月,秦东照的柑橘果园再迎丰收,除了畅销本地外,也销往了重庆城区、四川等地,产值、产量相比往年都更胜一筹。

跟着柑橘走上振兴路的,还有秦东照的乡亲们。

“平时每天聘请三四十名村民管护果园,繁忙的时候用工超过200名,每年为工人发放工资总数为110万—160万元。”秦东照算了算。

果园的发展壮大,不仅让周边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不少村民听说他的成功种植经历,对种植柑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波接一波的前去“取经”。

在秦东照的带动下,周边已有近30户村民踏上了柑橘种植路,单户最多的栽种面积超400亩。

“新栽种的2000亩柑橘正在开花,我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秦东照乐呵呵地说,下一步,他将引进更多优质柑橘品种,带动更多村民种下“希望树”、走上振兴路。

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新莲 通讯员 简雯雯

--> 2023-05-05 —记吴家镇双流村乡村振兴“头雁”秦东照 1 1 荣昌日报 content_15257.html 1 满山柑橘树 飘香振兴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