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过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提及重庆明珠塑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珠塑料”)首席维修技师卿德华,其同事们的评价出奇一致。
2014年,卿德华入职明珠塑料从事维修工作,从最初的维修班副班长到工程师,从“新进优秀员工”称号到“学习标兵”称号,从公司技术能手到优秀中层干部,9年来,卿德华始终秉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理念,主动学习设备维修、保养、创新研发等知识,坚持在学中思、在思中学,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生产车间的工作“多面手”。
这些成绩离不开他对机械设备的热爱。
刚进入明珠塑料,卿德华说自己就像个陀螺,整日围着设备转,主动向师傅们请教,学习设备维修原理和经验;下班后,他便将每日所学记在本子上,归纳总结,消化吸收,自学通用设备原理、设备维修开发运用等知识。就这样,凭着不服输的韧劲,他的设备维修技能突飞猛进,很快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生产车间设备维修能手。
“作为设备维修人员,技术维修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在岗位上不断实践、摸索、钻研和总结,才会有所收获。”提起关于设备维修的话题,卿德华开始滔滔不绝起来。
“车间设备一旦因故障停运,对公司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在卿德华的眼里,维修不只是工作,更是一份担当,强烈的责任感让他始终冲锋在设备维修的第一线,多次主导和参与技术创新改造项目。
2017年,卿德华在一次外出交流学习活动中,通过相关数据对比,发现明珠塑料生产车间的同样一款上料烘干系统节能控制系统,在同等条件下,烘干系统吨电耗高于其他公司。
回来后,为了查找电耗高的原因,卿德华一头扎进生产车间,24小时对比分析烘干量、能耗、烘干效果等数据,反复论证、试验、推敲。为确保收集数据的准确性,他还反复与生产厂家进行沟通对接,查找问题症结所在。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月的分析比对,卿德华终于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原来,明珠塑料之前PE管道车间上料系统采用的是集中供料方式,由于单罐用料量的不同、原料水份有差异、采用工频进行烘干等原因,造成烘干系统吨电耗高。
发现问题更要解决问题。为了解决设备吨电耗高的问题,卿德华带领团队,对生产车间的原烘干设备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拟制研发方案、绘制改造图纸,对位、调试、现场验证,多次与生产厂家进行线上、线下技术沟通交流,不断细化设备调试方案……每个环节卿德华都亲力亲为,严格把关。
最终,卿德华带领团队用了1年的时间,彻底解决了公司烘干系统吨电耗高的问题。优化后的上料烘干系统在保证原料烘干效果和目标产量的基础上,每年为公司节约用电31.2万度。
升级改造烘干设备系统只是卿德华主导创新工作的其中一项。在多年如一日的学习、探索、钻研中,卿德华的创新成果不断。他提出并参与研制的造粒机控制系统连锁改造,每年为公司节约大量人力成本;改造蓄水池自动供水系统,提高公司供水可靠性;解决造粒机控制系统改造、上料烘干系统节能控制改造、造壁机联动控制系统改造等问题,平均每年为公司节约用电成本20万元以上……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2021年,卿德华带领维修班组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
提起未来的打算,卿德华表示,将凭着“把设备维护好”的一颗初心,把实现自身价值与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相结合,以“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信念,立足岗位创新攻坚,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丽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