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唯美陶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唯美陶瓷”)釉料加工生产车间内,机声隆隆,两台椭圆形的球磨机正在运转生产釉料。然而,偌大的车间却只看见零星的几名工人操作,其智能化生产水平可见一斑。
这样的智能化生产是怎样实现的?该公司工艺部主管曾绍雄给出答案:来源于科技创新。
“在2017年重庆唯美投产之初,我们便在全行业中率先采用‘自动配料+间歇36吨大球磨机’的加工方式。”曾绍雄介绍,在传统釉料加工的模式之下,一个车间需要数十人操作,人均每月可以生产100余吨釉料,而采用“自动配料+间歇36吨大球磨机”后,使得釉料月均产量提高到200多吨,所需人工数量下降一半,节能3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50%,车间自动化程度、工作效率都得到提升。
釉料加工方式创新的成功,仅是曾绍雄和其团队追求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
2020年,曾绍雄发现,在流行了10多年的全抛釉砖产品中,黑金花、劳伦黑金等系列产品,因模仿天然石材乌黑发亮的效果,色料印刷量大,行业通常采用丝网印刷与胶辊印花生产,导致其印刷缺陷多,生产难度大,综合优等率低,制造成本高。
怎么能降低成本和生产难度呢?面对这样的技术难题,曾绍雄和团队成员毫不犹豫踏上了创新之路。
“想要突破这个难题,最关键的是调整釉料配方参数。”曾绍雄介绍,釉料配方参数调整跟开药单是一个道理,不同的“药单”对应不同的“症状”,即不同的参数配方可以呈现不同性能的瓷砖,如防滑、耐污染、耐腐蚀等,可以说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为此,曾绍雄和研究团队几乎每天都“泡”在实验室内,不厌其烦地反复对各种釉料进行参数实验,详细记录每一次实验结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的努力,曾绍雄和团队通过坯体、底釉、面釉配方,釉线工艺布局及工艺参数、喷墨打印参数调整等一系列的技术创新,成功使用3D喷墨打印技术生产出黑金花系列产品。
这次创新降低了生产难度,令该类产品的生产综合优等率提升5%以上,与普通全抛釉产品齐平;降低了生产成本,与同行生产该类产品相比,成本降低30%;提升了产品品质,其颜色、质感等外观效果,完全能与天然石材媲美。该项目技术还经专家鉴定,成功获得“一种黑色喷墨陶瓷砖及其制造方法”发明专利授权。
2022年,在釉料配方调试方面,曾绍雄突破行业里“钛白底釉不能用于高温陶瓷产品”的惯性思维,当行业还在采用高成本的硅酸锆作为底釉乳浊相时,他大胆使用钛榍石作为底釉乳浊相。该钛白底釉适应高温烧成,白度高、遮盖能力强、光泽度低、同时成本低,首次实现了钛白底釉在高温烧成瓷质陶瓷砖的产业化应用,为公司年节约成本1000万元以上。
“科技创新需要一直向前。”曾绍雄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十几年来,曾绍雄一直深耕科技创新,从未停歇,他也因此获得了5项国内发明专利,被公司评为“三高技术人才”“优秀专业员工”称号,获得集团公司总裁改革创新奖。
“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干一行爱一行。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将科技创新进行到底,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曾绍雄如是说道。
融媒体中心记者 何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