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区融媒体中心出版 刊号:(渝)2019526 本报热线:87339716 广告热线:87338686订阅热线:87338686






2023年06月09日

流淌在指间的非遗时光

●徐光惠

沿着蜿蜒流淌的濑溪河,穿越一望无际的村庄,终于抵达梦想中的中国夏布小镇。

荣昌夏布小镇坐落于濑溪河与荣峰河交汇的昌州街道,青瓦古院,艺梦廊桥,步道横纵,陶罐遍布。荣昌夏布织造技艺起源于战国时期,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在清代主要用作“贡品”,清康熙后期,开始在民间售卖。“湖广填四川”时,大批湖广移民来到荣昌,将织造技术传入荣昌,与当地纺织技术结合,织成具有独特风格的荣昌麻布,此后称“夏布”。

仰望由青砖砌成的高大城门,巍然屹立在蓝天之下,悠远、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廊桥艺梦横跨于荣峰河之上,廊桥顶部绘制了梅兰竹菊、荣昌折扇、夏布非遗文化图案,展现先人们纺纱织布的生产制作情景。游客们累了坐在亭中歇息,微风轻拂,听河水潺潺,甚是惬意。

穿过城门门洞,漫步在整洁的街道,两边是仿明清风貌的四合院,灰瓦白墙亭台楼阁,暗红色的木质雕花门窗,古色古香,宁静、悠远,如同穿越千年时光。

阳光透过树荫落在瓦上街前,临街店铺摆着各式夏布商品,服饰、布包、灯饰等,质地细密,颜色素雅,散发出朴素、淡泊的气息。整个小镇浸润在浓浓的夏布文化的氛围中,足见当地人对夏布的热爱与传承。

走进夏布博物馆,便进入了夏布的世界。老旧的木制织布机、加工成丝线的苎麻,以及织到一半的夏布,这些熟悉的老物件,原汁原味地呈现出古老的夏布技艺,耳边仿佛传来“吱呀吱呀”的织布声。一块看似再寻常不过的夏布,无声讲述着它的前世今生,同时也展示了夏布技艺的精湛。

名噪一时的夏布也曾因缺乏创新渐渐没落,千年传统技艺濒临失传。勤劳的技艺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匍匐在大地之上,带着温度和赤诚,匠心守护古老的非遗织造技艺,从青丝到白发,时光在指间缠绕的丝线中悄然流淌。

他们克服困难苦心钻研,融合多种工艺,不断推陈出新发扬光大,一代一代传承,荣昌夏布重新焕发瑰丽的光芒,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远销海外,还以自主品牌走在时尚前沿。

站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感受非遗文化散发的温度,汲取非遗传承的精神和力量,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夏布非遗文化将随着岁月的流逝愈加弥足珍贵,恒久悠远。

--> 2023-06-09 ●徐光惠 1 1 荣昌日报 content_15754.html 1 流淌在指间的非遗时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