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区融媒体中心出版 刊号:(渝)2019526 本报热线:87339716 广告热线:87338686订阅热线:87338686






2023年06月30日

昌州街道:

党建引领“硕果累累” 集体经济“遍地开花”

村民采收莲蓬

游客采摘李子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乡村富不富,要靠党支部。

近年来,昌州街道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坚持党建引领、分类推进、创新发展,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由“窄”到“宽”、由“弱”到“强”,助力村级集体经济跑出“加速度”,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6月28日上午,走在昌州街道八角井村干净整洁的乡村公路上,道路一侧连片的荷塘里,朵朵荷花竞相盛开,鲜嫩的莲蓬被细直的荷梗举起,挺立于碧波之上。几名村民背着竹篓穿梭在荷叶间,忙着采摘莲蓬,丰收的喜悦洋溢在脸上。

“这80亩太空莲基地是我们村集体经济项目之一,目前已进入采摘期,今年预计能收入10多万元。采摘的同时,还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赏花拍照,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资源和人气。”八角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严荣强说。

不远处的李子园里满园葱翠,一颗颗饱满的李子挂满枝头,慕名前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共享农场”里各种蔬菜瓜果长势旺盛,让体验亲子农耕的家庭收获满满……沿着乡村公路一路前行,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成效不断释放。

谁能想到,曾经的八角井村产业基础薄弱、资源禀赋一般,是典型的“三无”“三缺”村。近年来,该村紧密结合发展实际,向党建引领要生产力,以集体经济组织为平台,撬动社会资本1000余万元,引进和发展“适度规模”特色产业10余个,精油加工企业1个,“撸猫馆”1家,开办农家乐3家,打造“青少年研学基地”200亩,“共享农场”100余亩,初步形成以农耕体验、观光赏花、游园摘果、科普研学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休闲地。

而这,只是昌州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成功案例之一。

该街道党工委书记皮荣刚表示,街道持续探索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创设“建好一支队伍、选好一个产业、树好一个品牌、造福一方百姓”的“四个一”发展思路,结合村域资源和资产,因地制宜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建设,逐步形成“党建引领、网格管理、三产融合、共建共享”的集体经济发展格局,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动力、添活力。

建好一支队伍是基础。该街道通过组建工作专班,引导推选一批思想素质好、民主作风强、善于带队伍、驾驭能力强的党员干部任重点村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指导员,选聘吸纳致富带头人、返乡大学生、种植大户、乡贤群体等优秀人才,为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组织保障和干部支撑。

选好一个产业是重点。聚焦“一村一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树好一个品牌是关键。除发展农业产业外,该街道还结合党建统领基层治理模式,深度融合开发“昌州管家”城市管理APP信息系统平台,扎实推进大城智管、大城细管、大城众管社会治理格局。

造福一方百姓是宗旨。依托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各村(社区)特色优势,整合资源禀赋、积极争取项目,近5年累计实施农村综合改革等项目20余个,通过产业发展、基础配套、人居整治,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建立以“一次分配+二次分配”为基础框架,以“保底性分红+增值性分红”为有效保障的全体系利益联结机制。

如今,党建引领“硕果累累”,集体经济“遍地开花”——

七宝岩村通过购置道路清扫车、挖掘机等设备,承接农村公路养护、挖掘机租赁等业务,去年实现经营性收入68万元;

石河村通过“土地流转服务专业合作社+企业”模式,引进业主实施蔬菜和特色高粱种植800余亩,去年实现经营性收入156万元,发放保底性分红32万元,村民就地务工收入58万元;

油栎社区通过成立物业公司,承接农村垃圾清运、河面清漂、污水池运营管理和维护等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去年实现经营性收入565万元;

……

截至目前,昌州街道10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成立农业企业、专业合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5个,累计实现经营性收入3583万元、经营性收益281万元,为村民发放保底分红175万元,村民就地务工收入152万元,实现了集体经济“破茧成蝶”的华丽转变。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选树1个示范村、拓宽5个特色产业带、形成1个昌州城乡融合示范片的‘151’集体经济发展目标继续努力。”皮荣刚表示,街道将继续做实做细基层党建“一抓双促”,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广大群众,逐步实现强村富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 丹

--> 2023-06-30 昌州街道: 1 1 荣昌日报 content_16185.html 1 党建引领“硕果累累” 集体经济“遍地开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