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区融媒体中心出版 刊号:(渝)2019526 本报热线:87339716 广告热线:87338686订阅热线:87338686






2023年07月26日

十年从教的初心

●余升结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已在教育行业耕耘了10余年。这10余年好像很长,长得让我把农村学生的淳朴与城镇学生的活跃都感受了一遍;这10余年好像又很短,短得好像毕业就在昨天,踏上讲台我还会满怀期待与激情,眼前的学生依旧活力四射,让人心生欢喜。

初出茅庐

“茄子!”伴随着照相机的快门声,时间定格在了那年六月的毕业照上。想想两个月前,我还是大学教室里冥思苦想的学生;两个月后,我已站在讲台上,成为一名老师。

每天日出就背着中午的饭菜,踏上盘旋蜿蜒的山路,一步一步走进乡村小学。孩子们已经早早地开始晨读,整齐的读书声透过窗户,伴随着雾霭散落在田野上,应和着鸟叫蛙鸣,谱写着独属于这乡村的乐章。

在这所乡村学校,没有语文、数学等专业之分,此时的我一片迷茫,心中也不免一阵苦楚。

但是,当我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纯真的眼睛,一阵感慨涌上心头:孩子们需要你,无论什么情况你都该去学习,去历练!是的,一切都靠自己!于是,我不断地通过看教参、写教案,和身边有经验的“代课教师”讨教经验,不断反思教学计划和策略,向老教师讨教重难点怎样突破。就这样,我和孩子们一样,在学习中得到成长。

变化在路上

日子在一天天过去。印象最深的是:一个下雨天,自己坐摩托车去学校,车在泥浆路面上打滑,自己被摔了个四脚朝天。当时并未觉得有何不适,一心想着早点去学校上课,爬起来用纸擦擦身上的泥水,继续乘摩托车去了学校。一星期后回家,妈妈发现我的后背一团淤青,这才知道自己摔得不轻,落下了腰疼的病根。从那以后,我只能靠一双双雨鞋,深深浅浅地走过那些乡村公路。

让人欢喜的是,随着“村村通”的落实,过去的乡村土路陆续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就连羊肠小道也加宽铺上混凝土。当然最高兴的还是孩子们,无论什么天气,都能干干净净地来上课了。

永远的筑梦人

窗外一串串白色的洋槐,自由地吐露芬芳,绿叶拂过窗棂给教室留下转动的树荫。教室里,新的绿玻大黑板不仅护眼且书写流畅,重尘粉笔的使用让擦黑板不再尘土飞扬,粉刷一新的教室终于变了模样。

在这样的教室里,一堂远程的科学课正在悄悄进行,只见大屏幕里老师正和同学们热情地打招呼。孩子们刚开始时不知所措,但很快就按照老师的要求做着有趣的科学实验,与老师互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在乡村小学得到落实,我也不断地提升教学水平,考调进入了一所城区小学。

在这里,教研组会帮我打磨教研课,根据《课程标准》审视、谈论、修改、设计教案;从制定PPT到每个有价值问题的提出,都是团队每个人的精心打造;每次教研课完成后的专家点评,都让我受到启发。

教育强,则国家强。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它在提醒我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做自信的教育人。

为党育才,为国育才。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我将保持初心和激情,做一名务实、进取的教育工作者,只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 2023-07-26 ●余升结 1 1 荣昌日报 content_16654.html 1 十年从教的初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