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是我国第15个全民健身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健康中国建设,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我区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建设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为抓手,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着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运动健康之城”,体育强区建设成效显著,成功入选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全国第一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
如今,从体育馆到健身房、从广场到街巷,挥汗如雨的运动场景随处可见,全民健身正成为荣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场地设施再增加
实现“人人可健身”
在濑溪河体育文化公园里,前来锻炼的市民络绎不绝,跑步、散步、骑单车,尽享运动带来的乐趣。
像这样的大型健身场地,全区已建成15个。
近年来,我区相继建成濑溪河体育文化公园、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万灵福邸足球基地等大型健身场地;全覆盖推进154个村级健身点建设,配齐室外健身器材。
“我区将全民健身工作作为民生事业的‘一把手’工程,累计投资50亿元,建立区、镇、村三级公共健身设施供给体系,实现社区10分钟健身圈全覆盖、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区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了尽可能增设运动场地,我区频出“新招”。一方面,想方设法盘活资产,利用旧厂房、老旧商业设施、城市边角空地等闲置空间,改造建成体育公园10处;另一方面,整合资源共享一批场地,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学校体育场地全部常年免费开放。
数据显示,目前我区拥有体育场地3492处,体育场地面积达164.6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6平方米。
“按照《重庆市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中‘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2.2平方米’的目标,我区已提前超额完成。”该负责人说。
赛事活动有看头
推动“人人爱健身”
在荣昌流行这么一句话:“请客吃饭,不如请人流汗。”
为引导群众爱健身、多运动,我区构建了多层次、多样化的赛事活动体系,党政“一把手”带头参与,自上而下带动全区干部群众,形成了“天天有健身、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的浓厚健身氛围——
举办大型群体赛事活动。每年组织开展足球联赛、篮球联赛、全民健身跑等大型区级群体赛事50次以上,各类单项赛事活动300次以上。荣昌国际马拉松赛吸引全国1.2万名选手参加,被中国田径协会评为马拉松“铜牌赛事”和“自然生态特色赛事”。
承办专业竞技体育赛事。每年举办国家级、市级赛事天数达到180天以上,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最佳赛区”。
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赛事。广泛向社会组织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组织开展全民健身跑、游泳、足球、篮球、羽毛球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活动。近两年,累计投入500余万元支持举办各类全民健身赛事440余次,参与群众达20万人次。
科学健身更普及
培养“人人会健身”
俗话说,方法不对、努力白费,方法找对、事半功倍。
为此,我区重点在宣传推广、组织管理等方面下功夫,着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全民健身标准化科学化水平。
宣传科学健身理念。在线上开设“琪金·爱运动”专题栏目,推选出爱好运动的各行业优秀代表,发挥体育达人引领示范带头作用,定期推出科学健身访谈节目,传授科学健身知识,目前已推出100余期,带动体育人群10余万人次。
组建专业指导队伍。成立体育协会组织37个、跑团35个,注册会员超过11万人。培育社会体育指导员2500余人,定期推出公益健身指导活动,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约3.02名。
延伸体育服务触角。大力开展“六进”活动,为学校、社区、乡镇、企业、机关、军(警)营的干部群众监测体质,并提供科学合理的健身方案,开具运动健身“处方”,深受广大干部群众欢迎。2022年,荣昌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93.2%。
体育消费显活力
成就“人人促健身”
这几年,荣昌体育消费的“烟火气”愈加浓厚,得益于我区始终把体育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以建设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为契机,依托城市地域特色与优势项目,不断激发体育消费新活力,体育产业发展迎来新面貌。
消费潜力不断释放。2020年,我区成功申报为全国首批、重庆唯一“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为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我区通过制定实施方案、编制居民体育消费调查报告、与市级部门联合举办体育消费节等方式,不断提升城市影响力,拉动城市经济增长。2022年,全区人均体育消费增速达39.7%。
消费空间融合拓宽。以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休闲旅游目的地为抓手,推动“体育+旅游”深度融合,依托古佛山景区打造兼具“户外运动、山地康养、乡村休闲旅游”等多元功能的复合型康养旅游基地,引进大型国有企业打造体育小镇,拓宽体育消费新场景。
体育产业蓬勃发展。将运动健康产业纳入经济发展支柱性产业之一,围绕“体育赛事经济、体育技能培训、体育运动体验、体育用品展销、体育装备制造”五大板块,集聚了一批知名度高、竞争力强的企业,形成了以中乔体育、中伟体育等为代表的体育装备制造业集群,年产值达15亿元以上。目前,荣昌正与市体育局共同打造“重庆体育产业园”,发展体育装备制造业,力争实现“以理念引领健身、以健身促进消费、以消费带动产业”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光慧 通讯员 颜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