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区融媒体中心出版 刊号:(渝)2019526 本报热线:87339716 广告热线:87338686订阅热线:87338686






2023年08月16日

近年来,清江镇坚持党建统领,依托生态资源优势,立足新兴旅游、特色农业产业,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已初步形成民宿集群带动农旅融合发展模式,不断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努力书写具有清江特色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党建激活“一池水” 点亮民宿“满天星”

星空民宿夜景





阳光明媚,稻田飘香,正是外出赏景的好时节。连日来,凭借优美风景、浓厚乡韵、吃住玩于一体的特色优势,坐落在清江镇河中村的星空民宿游人如织。

谁能想到,5年前这里只是一片荒地。

荒地如何蝶变?这得益于河中村坚持走党建统领“农旅融合”发展之路,利用“党总支+民宿”模式,跑出乡村产业发展“加速度”。

“今年上半年,星空民宿共接待游客800余人次,实现营业额7万余元,比去年同比增长60%。”河中村党总支副书记李仕友自豪地说,“预计今年,民宿营业额将突破15万元。”

那么,“党总支+民宿”模式是如何落地的?

2017年,河中村党总支紧密结合河中村发展实际,积极向镇党委争取发展支持,利用“党总支+民宿+集体经济”的杠杆,成功撬动130万元区级扶持资金发展乡村旅游业。同时,该村党总支通过“保底+分红”的方式,鼓励村民用闲置房屋、土地入股,由村集体出资改建为民宿后,再招商运营。星空民宿就由此诞生。

民宿建起来了,但要持续发展,关键还得靠“人”。

为此,河中村党总支实施“头雁培育”计划,着力培养民宿管理人才,并由村党总支出资3万元,选派李桂珍等5名村民到河北“北方民宿学校”学习民宿经营管理知识,为后期民宿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有了资金、人才加持,河中村民宿产业发展成效初显,游客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村民愿意拿出房屋改建成民宿。同时,河中村党总支还通过“公建民营”方式,引进企航社工团队投资490万元,将河中岛养老院改造为“清江晓苑”康养中心,可向游客、康养客群提供40余间客房。目前,河中岛及周边住宿接待能力突破100人/天。

如今,河中村共有民宿6家,累计接待游客1.5万人次,民宿创收逾100万元,乡村旅游综合收入超300万元,成为该镇乡村振兴的“样板村”。

民宿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得益的自然是当地老百姓。

“民宿‘搞’起来后,我就在家门口上班,做做卫生也不累。”现年50岁的河中村村民郑国书是星空民宿的保洁员,每月工资3000元,对这份工作她表示很满意。

对郑国书的想法,村民彭强也表示赞同,“我以前在新疆的一家火锅店上班,离家远,工资也不高。现在在星空民宿当厨师,每个月能有8000多元工资,还方便照顾家里……”

目前,河中村民宿产业已为300余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带动50余人就业创业,人均年增收1.5万元。

有了民宿产业的加持,该镇农旅融合的步子也走得更快更稳更实。

近年来,清江镇持续探索党建统领农旅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利用优势生态资源,打造了以河中岛为中心,向稻田艺术剧场、狮滩半岛两端延伸的田园综合体;以“农耕体验”为重点,积极申报市级劳动研学基地;以“吃住”为抓手,打造民宿田园综合体;以“旅游”为突破口,整合泸县屈氏庄园等周边旅游资源,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旅融合发展助力。

去年,该镇旅游人数达12万人次,实现营业额800万余元,带动周边农副产品销售3500万元,实现人均增收2000余元。

党建激活“一池水”,点亮民宿“满天星”。清江镇民宿的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已成为荣昌乡村旅游新亮点,农旅融合发展“助推器”。

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 雪


--> 2023-08-16 近年来,清江镇坚持党建统领,依托生态资源优势,立足新兴旅游、特色农业产业,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已初步形成民宿集群带动农旅融合发展模式,不断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努力书写具有清江特色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1 1 荣昌日报 content_16912.html 1 党建激活“一池水” 点亮民宿“满天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