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区融媒体中心出版 刊号:(渝)2019526 本报热线:87339716 广告热线:87338686订阅热线:87338686






2023年08月25日

明明白白消费!猪肉有了“阳光码”

扫一扫就能追溯猪肉来源和流通过程

市民扫“阳光码”查看猪肉来源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泽美)“扫一扫‘阳光码’,便可见猪肉屠宰单位、流出时间、流出地址、流入时间和经销商的营业执照。”8月18日,在永立百货购买猪肉的市民刘呁鑫见摊位上挂着“阳光码”,便拿出手机扫一扫,猪肉来自哪个屠宰厂、哪一天宰杀等信息一目了然,她直呼,“这是真正做到了明明白白消费。”

据了解,今年4月,市农业农村委开展全市动物检疫无纸化出证工作,荣昌为试点区县之一。为无缝衔接后端市场监管,区市场监管局、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大数据中心、区农业农村委联合开发“阳光码”追溯平台。使用“阳光码”可实现每个摊位亮码经营,消费者在买肉时,只需扫描二维码,便可了解猪肉的来源和流通过程,从而实现猪肉购得明白、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同时也便于市场监督部门随时监管和服务,保障食品安全。

经过多次修改完善后,本月“阳光码”正式运行。截至目前,全区屠宰场、批发商、终端销售主体、肉品加工企业以及肉类使用单位(餐饮、食堂等)共700户商户已用上“阳光码”。

“过去使用纸质检疫证明,不便于商户携带,信息查验难。”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使用“阳光码”,一方面,可实现每个摊位统一标识亮码经营,便于市场监督部门随时监管和接受市民监督,进一步增强社会监督的透明性。另一方面,能健全猪肉流转全链条,解决大票分销难题,打通猪肉销售环节监管“最后一公里”。此外,当商户的鲜猪肉超过48小时销售和电子票据重复使用时,监管后台会发出预警信息,方便监管部门及时对相关商户进行跟踪检查处理。

下一步,我区相关部门将进一步优化“阳光码”,把牛肉、鸡、鸭等畜禽肉类产品纳入“阳光码”管理。同时,推广电子公平秤的数据采集,在数量监管上形成闭环管理,更好地守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 2023-08-25 扫一扫就能追溯猪肉来源和流通过程 1 1 荣昌日报 content_17046.html 1 明明白白消费!猪肉有了“阳光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