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有一幅美丽的画,名叫自然。从时令上判断,这幅画描绘的是秋天。伴随着几场秋雨,秋意渐浓,秋天更加坚定地走进了人的心里。在我看来,秋是靠意境取胜。秋天里,人的心是宁静的。心静,方能动情。
有人说,满地的落叶,让人心生悲戚寒凉,难免坠入寂寥零落。愁,忧也,从心,秋声。秋天里的人容易滋生愁绪。或许,秋天就是要把这种特殊的情绪带给我们,因为这是秋天特有的深沉,淡而悠长,一望无际。
今朝一别,莫问归期。秋天里,或许更适合唱起李叔同的《送别》。人世间的送别,如果发生在春天、夏天、冬天,就真的少了一点儿韵味。秋天,适合送别,更适合等待。送别的场景让人泪目,送别中的彼此亦是动情,且行且珍惜方为真谛。
人在异地他乡,逢着农忙时节,甚是挂念在家农忙的人,在中秋佳节时,那种思念和期盼更是生长在胸怀,绵延到夜空,撞到明月,扯出愁苦。或许,不停歇的只有脚步,即便回家帮忙收秋,忙完后还可能再次踏出家门,诠释着人在旅途的深刻含义。然而,当我们回望生命中的每段旅途,都会体悟到成长的滋味。痛着,或许也是一种充实和快乐。因为,我们终究要成长,要长大,更会慢慢地变老,直至坦然地离去。
秋天,还喜欢长在诗人的句子里。入秋之后,绿色渐渐褪去,黄色慢慢泛起,黄叶缓缓落下,知了丝丝鸣叫,都预示着夏日正在走远。倘若遇见一场秋雨,更会打湿文人的心。不过,秋在豁达之人的心里却大不相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气堪悲未必然,清寒正是可人天。”没见过那些远去的诗人,却依旧可以向他们学习,学会在秋天里散发别样的精气神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秋天,那是对秋天收藏着属于自己的解读。在秋天里,每个人都是天地的作品,被点缀在那幅画里,赋予画卷应有的灵气。如若悲情,许是担心知了即将离去;如若欢愉,许是对大雁回归多了一份念想。
曾经的少年,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其实,伤春悲秋皆因有爱。诚如诗人木心所言:“真正的成熟由两部分组成,一半是对美好的追求,一半是对残缺的接纳。”正是有了秋天,才有了内心的宁静,尽管会生出一丝悲伤,但也绝对是历经万水千山后,岁月恩赐给我们的诗意,引领着我们对生命发出与爱有关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