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蒋坤红 通讯员 肖俊宏)连日来,荣隆镇市级玉米制种基地里,刚“下架”玉米的4000余亩土地上,又接茬栽种花菜、儿菜、莴笋等应季蔬菜,确保产业发展不断档、群众增收“不打烊”。
走进基地,原玉米制种产业的各工作专班各司其职,有条不紊推进冬蔬移栽:农机组驾驶拖拉机来回穿梭在田间,将杂草、秸秆粉碎入地;打窝组手持做有标记的竹竿与锄头,在地上刨出整齐划一的田垄线条;移栽组选苗定根、覆土压苗、浇水灌土,大家分工合作,为基地种下一片葱绿……所有移栽工作预计本月底结束。
“基地无缝衔接轮种农作物,可谓一举多赢。”该基地负责人介绍,自基地去年落地荣隆以来,从最初的1100亩增长至如今的4000余亩,亩年均产值由1500元增长为5500元,帮助荣隆镇先锋村、沙坝子村及四川隆昌石碾镇4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订单式”轮种蔬菜不仅“一田双收”,绿叶等有机肥还能增强土地肥力。同时,保障务工村民常年有工可做、有钱可入,并带动周边村民一同发展蔬菜种植,在丰富“菜篮子”中鼓起“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