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苍茫的荒野里,寂寥伴随着萧疏,冷风在夜空下独舞,一块巨大的山石,从地老天荒的沉睡中醒来。
它站在空旷的山岗,举目四望,眼前是蓑草寒烟的黄金坡,远处有一条苟延残喘的玉带河,再远些破败的房屋星星点点。怅然相望后,忍不住发出低长而幽怨的叹息。
也曾有人光顾,先后有几位农夫扛着锄头来过,在巨石身上东挖西掘,最后还是摇摇头离开了。石头不禁反躬自省,自己这片贫瘠的土壤,长不出参天大树引来莺歌燕舞,也没有人愿意来此春种秋收唱起田园牧歌,只有野草年复一年地疯长,长成人迹罕至的孤单寂寞。
犹记得上世纪90年代,城市建设拉开热腾腾的序幕,伴随着一阵叮叮咚咚的声响,石头被炸开一角,经千锤万凿变成了采石场,开采出料石,粉碎成石子。石头兢兢业业地履行着自已的职责,如果此生的价值是修路建屋,哪怕千疮百孔也责无旁贷、无怨无悔。
十来年的喧嚣,随着采石场的关停戛然而止,山间重归于宁静。表面的植被已毁坏,因开采后形成的崖壁寸草不生,看上去乱石嶙峋愈加面目狰狞,石坑内污泥淤积,堆满了垃圾、杂物,散发出阵阵恶臭;玉带河底沉积了浑浊的泥渣,水面漂满浊黄的泥浆……满目疮痍让人避之唯恐不及。再次被抛弃的巨石,成了一处废弃的矿坑,留下累累伤痕。
轻风吹拂过这道地球伤痕,却吹不走坑坑洼洼的过往和纷扰,石头那无处安放的残生已黯然神伤。
当它徘徊在山穷水尽疑无路的边缘,荣昌打响了污染防治攻坚战,对玉带河矿坑突出环境问题进行整治。科学规划因地制宜,依托原采石场的矿坑和崖壁,从上游水库引来活水,打造坑塘湖泊;保留周边的狭谷与河道,建成生态湿地、健身步道,并在路旁培植起花草树木,水草丰茂缤纷满园。经过巧妙的设计打造,全新的玉带河生态文化公园华丽登场,路通了,公园与主干道接壤,与城区互通,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也得到凸现。远处的茅屋早己拆迁,周边修建起学校、医院、住宅、商业,繁荣景象、人文气息扑面而来。
兼葭苍苍,黄金水岸,走过曲折忐忑的心路,劫后余生的石头洗尽铅华,从茕茕孑立到山水相依,是矿坑与碧水百转千回后不离不弃的深情相拥;从面目可憎到绿茵缤纷,是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迟来告白。
绿色生态的家园,需要人类的守望与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