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区融媒体中心出版 刊号:(渝)2019526 本报热线:87339716 广告热线:87338686订阅热线:87338686






2023年12月08日

鱼塘变身“科普园” 经济环保“两不误”

吴家双流蔬菜基地科普园

初冬时节,大清流河水舒缓流淌。河的左岸5米处,吴家镇双流蔬菜基地科普园内,大棚里即将成熟的脆莲白铺满田间地头,行走在园内的休闲步道,河风从不远处吹来,令人心旷神怡。

谁能想到,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有“味道”的鱼塘?

“过去一下大雨,鱼塘的水就会溢出流入大清流河。”双流村村民李香莉回想到,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附近周围的村民大老远就能闻到“鱼腥味”,深受其害。

不仅如此,因鱼塘距大清流河直线距离仅10米,鱼塘排出的尾水含有氨氮、亚硝酸盐、有机物、磷及污损生物等也持续影响大清流河水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如何改变现状?荣昌给出的答案——整治,势在必行。

2021年,吴家镇投入206万元全面开展大清流河污染治理工作,对大清流河及其干流陆域200米范围内的鱼塘,全部予以转产或复耕,对陆域200米范围外的鱼塘检测水质,水质达标的鱼塘,实行生态养殖。

而对于被关停的鱼塘,又如何实现转产,提升土地附加值?面对整治后续出现的问题,吴家镇一直在深思。

“当时得知大内高速建设方有大量的弃土需要堆放这一消息,让我们想到了解决的办法。”吴家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镇结合大清流河流域污染治理,争取到集体经济发展资金68万元,计划利用弃土对鱼塘进行回填,将其打造为蔬菜科普园。

这一想法一经提出就获得各级部门的一直赞同。随即,该镇便聘请专业公司进行规划设计。

设计中,因考虑到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设计的所有排水渠都流向一个生态净化池,让田间地头的水经净化后再排入河流。同时,河岸还预留了约10米的河坎作为生态涵养区和隔离区,最大限度避免农业生产用肥、用药直接污染河道。

不久后,蔬菜科普园便投入使用,占地面积约45亩,建有科技育苗大棚1个、品种展示大棚20个、蔬菜科普长廊500米、休闲观光步道1200米等,成为集科普研学、品种展示、观光休闲、采摘体验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蔬菜科普园。

“考虑经济效率,蔬菜科普园采取‘集体经济+种植大户’联合经营的方式,由鄢大妹果蔬种植家庭农场进行自主经营。”该负责人介绍,业主通过种植蔬菜及育苗,年收益预计30—50万元,双流村集体经济年收益2—4万元。与此同时,该镇结合这个契机,大力推动农旅融合发展,既增加了吴家镇蔬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又赋予双流蔬菜基地更多的文化内涵。

“鱼塘变成蔬菜科普园,生活环境越来越好,还能在园内务工增收,我们住在这里舒心又安心。”说起这儿的变化,李香莉脸上流出了幸福的笑容,而鱼塘的成功转变,也折射出我区推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双赢的决心。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始终将水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2017年以来,为切实解决大清流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我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方面,我区成立大清流河水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持续深化河长制“一河一长、一河一策、一河一档”。

另一方面,区委、区政府分别于2017年、2019年印发大清流河“一河一策”综合整治方案,治理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运维、畜禽水产养殖、“散乱污”企业等20个方面406个问题,以铁石心肠、铁腕手段、铁的纪律保障,合力推动河流综合治理。

此外,我区还建立起水环境突出环境问题动态调整机制、每周督查通报机制、每月联席会议调度机制、第三方巡查暗访机制、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机制;与内江市共同制定《川渝河长联合巡查制度》,与内江市东兴区、资阳市安岳县建立每季度联席会议制度,形成联合巡河机制,共同交办问题,推进问题整改销号。

如今,天蓝、云白、地绿、水清,空气新鲜、环境优美,大清流河流域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这是荣昌奋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也是全区人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丰硕成果。

融媒体中心记者 何文杰 通讯员 彭 佳

--> 2023-12-08 1 1 荣昌日报 content_18451.html 1 鱼塘变身“科普园” 经济环保“两不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