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带领我国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区发展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在重庆渝西,科技创新的“火种”大有燎原之势。在大足,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成为了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在江津,科技创新的源泉不断涌流;在永川,科技创新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助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腾飞;在合川,科研与产业双向奔赴,结出丰硕成果;在铜梁,“科创12条”为企业科技创新注入“源头活水”;在璧山,以院强研、以院引智、以院孵企、以院兴产,助推产业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在荣昌,“七芯”驱动赋能,正朝着“2026年跻身全国‘百强高新区’”目标阔步前行;在潼南,以壮大科技创新主体力量、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人才引进为抓手,推动科技创新成为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科技创新永无止境。当前,渝西各区正在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先行区、现代化城市群协同发展样板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新的经济增长极努力奋斗,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本期《看渝西》,围绕做大做强创新平台,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加快创新人才集聚,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倍增器、放大器主题,重点推介渝西八区在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上的重点任务、重大项目、经验做法及成效。
潼南
科技人才是抓手
深刻认识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根本源泉,近年来,潼南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以壮大科技创新主体力量、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人才引进为抓手,奋力打造成渝中部现代化科创人才新高地,推动科技创新成为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以“高能级”平台激发创新“裂变”。抢抓全市“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机遇,潼南区深入实施战略科技力量提质强能行动,构建了多点支撑的高能级平台体系。国家高新区不断深化改革探索,重庆(潼南)农科城高标准推进建设,特色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持续涌现,为全区企业汇聚创新资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今年新建成市级创新平台7个、达到58个,区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10个、达到27个。
助“高科技”企业搭上科创“快车”。潼南区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目前科技型企业达到1082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7家。在全市率先建立创新标兵企业库,评选檬泰科技、中防德邦等10家企业为首批创新标兵企业,从政策、项目、人才等方面为企业创新提供个性化服务,推动创新标兵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做优做强。鼓励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组织区内创新主体申报市级及以上科技计划75项。
让“高技能”人才迸发创新“激情”。近年来,潼南区大力实施“英才潼行”工程,创新构建了“2+5+N”人才政策体系和“1+5+10”人才工作矩阵,建成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培育博士后工作站6个,累计引进硕士及以上学位人才1160人、增长7倍,专技人才达1.1万人。技能人才达11.11万人。今年,川渝毗邻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潼南)正式开园,以“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力保障企业用工需求、职业技能提升、促进稳岗就业”为重点,助力产业与人才“双向奔赴”,推动遂潼人才一体化发展驶入快车道。
下一步,潼南区将坚持创新制胜,强化人才引领,以推进数字重庆建设为引领,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区首位战略,系统重塑潼南科技创新“1351”工作体系,构建人才工作“1443”新格局,着力打造成渝中部现代化科创人才新高地。
大足
“关键变量”作推手
近日,大足企业盛泰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选全国2023年5G工厂名录;施密特电梯有限公司、重庆凯恩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重庆足航钢铁有限公司共3家企业被评选为“国家级绿色工厂”……
今年以来,大足科技创新领域喜事不断、捷报频传。今年一季度,大足五金产业成功列入国家先进钢铁材料制品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全国首台无驾驶室、无人驾驶、换电矿卡“电牛Ebull”成功下线,推动我国露天矿山开采和运营方式正式进入绿色+无人+换电的“3.0时代”。
现代五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摩、光电重点产业的“多点开花”是大足创新赋能产业发展的亮点和缩影。如何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为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大足在特色化、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上狠下功夫,出台《重庆市大足区制造业中小企业“苗圃”“育林”“参天”梯度培育行动计划(2023-2027年)》,打造起“科创企业森林”;为提升创新能力,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大足正以逐步构建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孵化园)”的全链条孵化体系,形成模式多元、梯次培育、多层次纵深发展的态势;为筑巢引凤,大足设立了1000万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依托“足智网”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成科技人才库。
今年以来,大足在科技创新上成绩斐然:新增
高新技术企业22家、累计达到194家,每万家企业法人中高新技术企业达到(预计)97家;新增科技型企业277家、累计达到1531家;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4个,累计达到33个;2家众创空间被认定为市级众创空间,实现高能级孵化载体零的突破。
下一步,大足将以科技创新“1458”工作体系为牵引,从创新报表、创新激励应用、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等重点工作领域上着力,全面提升体系化创新力和整体效能,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崛起的科技创新高地。
荣昌
“七芯”赋能桥头堡
2022年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考核排名中,荣昌高新区在全国173个国家高新区中位列第122位,仅3年时间就上升了27位。“法宝”在于,荣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七芯”驱动赋能。
狠抓研发投入之“芯”。常态化走访企业,宣传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准备金补助、重大新产品研发成本补助等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研发强度达到2.19%。
完善创新体系之“芯”。加快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完善创新体系建设,指导企业积极创建国家、市级、区级创新平台,已建成国家级、市级、区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150个,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
培育“专精特新”之“芯”。鼓励企业深耕细分领域市场,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之路。目前已建“专精特新”企业111家,其中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4家。
研发“芯”产品、“芯”技术。鼓励企业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项目研发,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协同攻关。全区企业的193个项目被列入重庆市技术创新指导性目录、重庆市重大新产品认定、拥有发明专利790件。
强化政策支持之“芯”。出台“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二十一条”等系列政策,对企业在创新平台认定、新产品推广应用、“专精特新”发展和人才引育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累计为企业落实各级创新政策补助资金5000余万元。
坚持常态服务之“芯”。严格落实区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制度,深入开展“百名干部进企业”活动,举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开展“专家区县行”活动,“保姆式”助企业排忧解难,优化研发创新、数智转型环境,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构筑科研院所之“芯”。推进荣昌高新产业研究院建成投用,以“搭平台、强效益、促转化、育产业、聚人才”为抓手,围绕降碳、减污、扩绿等领域开展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应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绿色新兴产业、聚焦绿色低碳技术创新。
“七芯”驱动赋能下,荣昌正朝着“2026年跻身全国‘百强高新区’”目标阔步前行——以国家畜牧科技城为统揽,建好用好国家高新区、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国家级“金字招牌”,加快建设双城经济圈科创中心,构建环科研院校科技创新生态圈,奋力打造成渝地区科技创新桥头堡。
永川
成果转化催增量
长城汽车永川工厂每58秒下线一台整车,而作为长城汽车发动机配套企业的蜂巢动力,今年将每台发动机下线速度由去年的60秒提高至58秒。这短短2秒的提速,却是蜂巢动力加快技术创新研发应用的结果。
在雅迪永川工厂,每78秒下线一辆电动车整车;在江山欧派门业,20余道套装门制作工序看似复杂,却只需几分钟就完成了……永川依托科技创新中心,开展科技研发创新集成应用,为企业装上最强“智慧大脑”,企业科技创新比重日益攀升,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实现“加速跑”。
今年来,永川深入实施《永川区企业创新主体培育提升“663”行动计划》,按照“培育一批、引进一批;提升一批、孵化一批”,打造梯次培育和全流程服务。配套出台《永川区创新联合体试点建设管理工作方案》《永川区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激励政策》。截至目前,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数量和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分别同比增长22.3%、45.78%和26.7%。
永川今年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2项,重庆磐古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获“重庆市企业创新奖”;重庆文理学院的“新型高效农作物病害生防菌剂的研制与应用”成果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为全区首个;家蚕丝腺合成人血清白蛋白中试成功,突破性打通农业与生物医药产业连接通道……永川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断提速。
今年永川还进一步加快了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步伐,在全市率先派遣工业科技特派员,组建全市首批“智能装备与智能制造创新联合体”,在全市率先实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研项目前置立项,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当年新增贷款额全市排名第1。新增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8个,其中,重庆云谷。大数据产业园入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重庆市茶叶技术创新中心获批重庆市技术创新中心。部分关键技术攻关取得突破,新泰机械“超高压复杂油井关键井口装备”打破140兆帕世界纪录。
在永川,科技创新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助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腾飞。
合川
双向奔赴见共赢
近日,记者迎着深冬的寒风,来到位于合川高新区的重庆牧哥食品有限公司。扑面而来的不仅有重庆火锅特有的香气,还有热火朝天的生产朝气。作为合川主导产业重庆火锅食材产业龙头企业之一,该公司不断创新,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承担的科技项目“高品质牛油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为合川首个市级“赛马制”科研项目。目前,该公司已取得发明专利两个,并首次成为高新技术企业。
重庆牧哥食品有限公司从科技型企业到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成长,得益于合川实施的“双倍增”行动计划(到2027年,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在2022年基础上实现“双倍增”)。据了解,合川区组建了“双倍增”培育工作小组,区党政一把手出任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作为小组成员,联合推动小组工作。在确保高位推动的同时,最大限度实现部门联动、政策整合,有效深化“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体系,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迈步”提供了科技支撑。
重庆希尔安药业有限公司是合川现代中药产业龙头企业。企业在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基础上,不断开展技术创新,今年由该公司牵头,上海现代药物制剂工程研究中心、四川大学、重庆市中药研究院等多单位参与,以透皮制剂领域为技术方向成功创建“重庆市先进递药系统技术创新中心”。
据统计,合川区今年实施“双倍增”行动计划以来,科技型企业从1016家增长至1456家,净增科技型企业440家;高新技术企业数由95家增至113家,占比由35%提升至42%。1—10月合川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达到7.94亿元,同比增长13.27%。
接下来,合川将进一步强化全过程全方位服务协同,形成齐抓共管良好态势,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和空间布局,驱动科技创新在行业集聚、区域集聚,积极打造科技型企业孵化平台,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把企业放在推动科技创新、落实“双倍增”计划的关键位置,让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让科研与产业在这里双向奔赴,结出硕果。
铜梁
优化环境助成长
12月18日,重庆精鸿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精鸿益科技”)偌大的生产车间内,数名工人操控着自动化生产线,一排排机械臂忙碌地来回舞动着。
精鸿益科技是铜梁高新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专业从事计算机和安防产品配件、智能家居及汽车配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近年来,公司致力于科技创新,不断引进先进设备和智能化生产线,企业逐步由“制造”向“智造”转变。公司获得“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市级智能工厂”等荣誉,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每年至少投入销售额的5.5%用于科技创新,这是公司能够迅速壮大的法宝。今年订单比较多,公司今年产值预计达3亿元。”精鸿益科技负责人刘新年说,公司能够持续发展壮大,在科研项目申报、设施设备更新、创新技术指导等方面,切实得到了铜梁区的大力帮扶和支持。
在铜梁,像精鸿益科技一样享受到铜梁科技创新政策红利的,还有重庆百钰顺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生产笔记本外壳、台式机面板等产品。企业在铜梁科技创新相关政策扶持下,建立了数字化车间,解决了车间生产过程中复杂的管理问题。目前,公司车间生产效率提升了120%、运营成本降低了30%、自动化率提升了120%。
铜梁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从政策上激励、观念上引导、平台上支持,为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企业成长提供创新创业环境。为促进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铜梁区专门出台了“科创12条”,从支持研发投入、培育创新主体、鼓励成果转化、活跃创新生态四个方面,以“真金白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科技支撑,对符合铜梁重点产业方向的科研项目给予资金补助。今年以来,铜梁已向企业兑现研发投入补助、科研项目补助等2000余万元。
在铜梁,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发展的倍增器、放大器,高新技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铜梁拥有科技型企业1178家,高新技术企业224家,市级以上创新平台83个。
璧山
“研究院”成动力源
2019年12月,璧山区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与重庆大学孙跃教授团队联合创建的重庆华创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致力发展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线电源技术。经过短短3年多发展,华创公司已经成为中国领先的无线电能传输核心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供应商,拥有无线充电相关发明专利100余项,并成功交付全球首款无人机双机库自动停机坪,正规划建设自动化生产厂房,预计产能1.5亿元以上。
事实上,上述案例的出现不是特例。在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每天都有数百名研发人员潜心搞科研,并已孵化成立平创半导体研究院、重庆创新燃料电池技术产业研究院等近20家高新科技企业,研发出纳米银柔性触控屏智慧黑板、电动车无线充电装置、燃料电池无人机、3D智能鱼缸等高新技术产品。
近年来,璧山区大力发展研究院经济,通过以院强研、以院引智、以院孵企、以院兴产,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助推产业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围绕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四大产业集群创新发展需求,该区重点发展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成果转移转化类、生成产业集群类、产品迭代升级类四种独立法人研究院,探索打造了“研究院+产业园+基金”的康佳研究院,“总部基地+研究院+产业园”的比亚迪研究院等模式,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耦合,构建起一张充满活力的创新版图。
同时,璧山区还出台了《璧山区科技创新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鼓励支持在科技工作中创新试错,营造积极履职、敢于担当、勇于突破的创新氛围。政策方面,修订完善了《璧山区鼓励科技创新二十五条政策》,进一步加大了科技创新奖补力度;如深化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融合发展,落实“人才十条”,推行重点领域人才“订单式”培育,用活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等“八大资金池”,加强申报辅导服务,推广使用科技创新服务券,发动专业科技服务机构对其开展针对性培育辅导,解决了企业发展难题。
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各类研究院公司55家,集聚科研人员600余人,科研仪器设备原值达到1.2亿元,建立市级研发平台的有20家、占比36.36%,累计达到47个、占市级研发平台总量的25.85%,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上升至63%,创新正成为璧山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江津
“组合拳”打出“三力”
江津区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搭平台、强主体、聚人才,打好科技创新“组合拳”,今年全区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6个、高新技术企业156家、科技型企业555家,创新竞争力居主城新区第一,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放款总量稳居全市第一,科技成果转化居渝西地区第一,科技创新的源泉在江津大地得以充分涌流。
搭平台提升科技创新引领力。高标准推进团结湖数字经济片区、环交通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引进培育一批研发机构、创新中心,大力支持推动校企合作项目、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今年全区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6个,其中市级中小企业技术中心9个、市级众创空间2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市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
强主体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聚焦智能终端零部件制造、无人机、行业应用软件、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装备、数字服务等细分领域,引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截至目前,全区已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393家、科技型企业总量达2233家。今年1月至10月,全区开展研发投入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8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54.3%;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达30.6亿元,同比增长23.4%。
聚人才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在全市率先实施“一把手”抓“第一资源”专项,建立“书记领题、项目攻关”工作机制,立项“党组织书记抓人才工作项目”60余个。投入超1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出台“1+10+N”人才政策体系,引进国家级人才为领衔专家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3个、市级及以上高端人才(团队)120人(个)、海内外高校青年人才3000余名。在全市先行试点创新实施“科技副总”进企业专项,引进硕士及以上层次人才440人。扎实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集聚行动赋能专项,累计培育数字技术工程师409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6.33%。
潼南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文静
大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安林
荣昌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蒋坤红 通讯员 杜 静
永川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肖必胜
合川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文静
铜梁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熊 亚
璧山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曾清龙
江津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阮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