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区融媒体中心出版 刊号:(渝)2019526 本报热线:87339716 广告热线:87338686订阅热线:87338686






2024年01月17日

深入推进“千年荣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区委十五届六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4年,我们要开足马力,实打实推进十个方面重点任务。其中之一是深入推进“千年荣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如何唱响“一都三城”文旅品牌、做亮“千年荣昌”系列活动、提升文化传承保护与开发水平?他们这样锚定目标、砥砺奋进——

区文化旅游委

推动文商产旅深度融合发展

前不久,“行吟荣昌千年棠城非遗体验游”入选2022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为全市首个、唯一入选线路,对我区文商产旅融合发展有积极助推作用。

区文化旅游委副主任张志秀表示,下一步,将立足荣昌独特的文旅资源禀赋,以“中国西部陶瓷之都”壮大陶瓷产业集群,推动安陶小镇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以“非遗体验之城”搭建非遗活化利用平台,举办荣昌陶、荣昌折扇、荣昌夏布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推动传统工艺振兴;以“运动健康之城”发展体育赛事经济,精心组织各类品牌赛事,擦亮“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名片;以“美食休闲之城”塑造优质美食文化名片,打造荣昌传统特色美食承载高地,推动文商产旅深度融合发展。

区经济信息委

双轮驱动提升陶瓷产业能级

区经济信息委副主任李辉介绍,该委将立足“陶文化”、拓展“瓷文章”,通过陶瓷文化与陶瓷产业共同发展的双轮驱动模式,运用健全产业链、调整产业结构、扩大产业集群规模、拓宽产品品类、提高产品附加值等举措,加快推动陶瓷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努力打造“中国(西部)陶瓷之都”。

同时,将以重庆唯一的特色陶瓷产业园——广富园为载体,重点培育特种陶瓷、高端发展建卫陶瓷、转型升级日用陶瓷、创新发展工艺陶瓷,加快推进生活陶瓷向特种陶瓷、高端陶瓷、工业陶瓷升级,推动荣昌陶瓷产业做大做强,将荣昌广富园打造为西南地区最大特种陶瓷生产基地。

区文联

挖掘文化底蕴激发发展活力

日前,荣昌民俗文化作品征集工作启动,通过收集、整理我区民俗文化作品的方式,促进“千年荣昌”历史文化深度挖掘,推动历史文化服务荣昌高质量发展。

区文联副主席张辉文表示,“千年荣昌”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从荣昌在唐代建置到明代得名,“海棠香国”美誉的由来,“陶器”“夏布”“折扇”“荣昌猪”的历史文脉及发展,再到喻茂坚、张培爵等历史名人事迹,都需要以文艺作品的形式讴歌和传播。下一步,在挖掘我区民俗文化的基础上,我们将从具有一定分量的文艺创作着手,完善重点文艺创作规划,制定创作计划,努力创作出精品力作,赋予“荣”字号文艺作品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提升文化传承保护开发水平

近期,成渝古道(荣昌)市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顺利通过市级评审,对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更好地保护和培育文化生态具有重大意义。

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蒋兴宇表示,璀璨绚烂的文化遗产不可再生、不可替代,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要在尊重、继承、保护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开发利用。下一步,我们将更加扎实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讲好荣昌故事、传播好荣昌声音。

重庆市陶都文化创意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推进安陶小镇4A级景区创建

“目前,安陶小镇国家AAAA级景区创建已完成前期筹备工作,预计春节后进场施工,力争今年5月通过市级综合评审。”重庆市陶都文化创意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俊良介绍。

陈俊良表示,公司将全面抢抓促进消费提质升级、乡村振兴战略、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等重大历史机遇,坚持特色创新增添荣昌陶文化“新亮点”,深入提炼文化特色,将其转化为辨识度高、价值效益大的优质文化资产,并以此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与之结合,加快推进安陶小镇国家AAAA级景区创建,高质量推动荣昌陶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光慧

--> 2024-01-17 1 1 荣昌日报 content_18910.html 1 深入推进“千年荣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