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区融媒体中心出版 刊号:(渝)2019526 本报热线:87339716 广告热线:87338686订阅热线:87338686






2024年01月17日

老街重现烟火气 公园改造“获新生”

——2023年仁义镇亮点工作回顾

居民在仁义文化主题公园休憩(资料图片)

孩子们在仁义书院看书学习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衣服的颜色是如何染成的吗?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学习染布。”近日,第四期“微光”课堂在仁义镇仁义书院开展,本期课堂以“走进非遗蜡染”为主题,老师围绕认识蜡染、创新设计、动手制作三个方面,通过图片展示、有奖问答、手工示范等方式,向孩子们介绍蜡染艺术的价值和手工绘制蜡染的技巧,引导孩子们提高动手能力、探寻蜡染之美,学会用艺术创新的方式表达自我。

这样的活动在仁义书院常常举办。

仁义书院坐落于仁义场镇,总建筑面积约450平方米,藏书2万余册,涵盖红色资源、传统文化、学科儿童等全科类书籍。书院还设有阅读区、儿童活动区、艺术创作授课区等多个区域,为辖区居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阅读和学习空间。

场镇中为何会有一所书院?

原来,仁义书院所在地曾经是一条“脏乱差”老商业街,饱受周边群众诟病。为补足地区功能短板,让老街重现“烟火气”和“活力”,该镇在场镇改造中下大功夫,结合地方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以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去年7月,仁义书院正式建成开院,一时间成为当地群众阅读、休闲的“打卡地”,也为该镇开展各类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重要平台。

截至目前,该书院已开展各类活动30余次,惠及群众1000余人次。

除了仁义书院,仁义文化主题公园也在该镇场镇改造中应运而生。

仁义文化主题公园占地30亩,分为文化休闲区、体育健身区、生态景观区、停车区。其中,文化休闲区按照“一墙、一廊、一园、一品、二榜”布局打造,文化展示凝结了荣昌多位书画名家和仁义镇师生书法的力作。公园集文化传承、休闲观赏、运动健身为一体,使人们在游览、品鉴和体验中,既能得到身体的放松与享受,又能得到心灵的丰盈与升华,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滋养时代新人。

“以前场镇脏兮兮的,尤其是老街的道路,又是泥巴又是水,房屋也破破烂烂的。”回忆起改造前的场镇,仁和社区居民何中贤连连摆手,“但现在可大不一样了,新修的风雨亭、人行便道、安上了新路灯……生活很惬意。”

2023年以来,随着该镇一个个项目的改造完毕,一批批微景观、微花园惊艳亮相,居民们实现了出门就走进公园、“家门口”博览群书的愿景,变化有目共睹,“烟火气”越来越浓,让当地群众纷纷点赞。

“在此次场镇改造过程中,我们始终遵循以人为本、以文筑城的理念,组织党员群众召开现场会、座谈会等60余次,切实听民声民意。最终根据群众需求,实施了人行道砖、墙面、公厕、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了老街牌坊、方言墙、校外风雨文化长廊等,使场镇面貌焕然一新。未来,我们将继续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让生活环境更优美,让群众收获更多幸福感。”仁义镇负责人表示。

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泽美

--> 2024-01-17 ——2023年仁义镇亮点工作回顾 1 1 荣昌日报 content_18922.html 1 老街重现烟火气 公园改造“获新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