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企业解决电力保障等问题42个;“委员进小院”协调解决路灯安装等问题110余个;率先建立川渝毗邻地区“渝事好商量·有事来协商”共商平台,在两省市政协推广;委员提交提案387件、社情民意信息610条……
翻开2023年的履职答卷,一个个奋楫笃行的身影、一篇篇务实精准的建言、一场场凝心聚力的活动,累累硕果绘就了过去一年区政协履职工作的最美底色。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荣昌的起步之年。一年来,区委坚持把政协工作纳入总体布局,一体研究、一体部署、一体落实,提出“六个一”工作制度,加强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一年来,区政协在区委坚强领导下,紧扣全区中心大局,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协商议政、民主监督,团结带领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出金点子、画同心圆,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荣昌作出积极贡献。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奋力书写履职新篇
“党委谋什么,政协议什么;政府干什么,政协帮什么。”这是区政协履职最自觉的行动、最铿锵的声音。
围绕民营经济发展,区政协积极关注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提出加大承接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提案,得到市政协采纳;深化政协服务民营经济“六个一”行动,建立企业反映问题“政协通道”,去年走访企业72家,收集问题46个,协调解决电力保障、原料采购等问题42个;大力助推招商引资,引荐46家企业来荣考察,引进众达实业、智科呼叫中心等项目15个。
围绕双城经济圈建设,区政协积极参与川渝两省市政协联合协商,提出加强毗邻地区生态协作的建议,得到两省市政协主要领导肯定;市政协2023年《政协信息》第一期专题刊载《从荣昌实践看推进落实“一号工程”》;参与承办川渝地方政协协同履职座谈会,倡导搭建川南渝西跨区域协作履职平台;深入开展交通互联主席会协商,提出意见建议10条,促进与内江、泸州共同加快推进安荣合高速公路建设。
围绕科技创新发展,区政协开展荣昌猪种质资源保护专题调研,提出建议5条,调研报告被市政协《送阅》采用,得到市政府副市长批示;扎实开展科技创新常委会专题协商,走访市畜科院、西南大学荣昌校区等,提出协商建议7条。
同时,围绕城乡融合发展、生态新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和文化名城建设等工作,扎实开展专题调研,积极反映社情民意,督促区住房城乡建委加强缓堵疏畅、老旧小区改造、管网整治,推进池水河环境整治25个年度任务全部销号,形成特困人员养老情况调研报告和《关于提高特困人员生活品质实施方案》……
一年来,聚焦区委中心工作,区政协广泛凝聚共识,积极建言资政,为荣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发挥委员主体作用
打造荣昌政协辨识度
近日,铜鼓镇刘骥村新安装200余盏路灯,把村民的心也照得亮堂堂。望着眼前的新景象,村民陈续达不禁竖起大拇指,“多亏了政协委员,现在路灯亮了,晚上再也不用摸黑出行,既方便又安全。”
原来,去年10月,刘骥村邓家院子举行“渝事好商量·委员进小院——照亮红色乡村路”协商活动,区政协社法委组织政协委员,同驻村工作队队员、村民代表一起,共同商讨解决村民夜晚出行难题。最终由区政协社法委组织社会爱心人士认领捐赠路灯100余盏,刘骥村部分群众、铜鼓镇村干部共同认领100余盏,目前路灯已全部安装完成。
这仅是区政协聚焦特色优势,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的一个缩影。
去年,区政协认真落实“渝事好商量”工作要求,创新搭建四个协商平台,扎实推进履职活动,做精政协特色,擦亮履职品牌,打造出具有荣昌政协辨识度的工作名片。
深入推进委员进小院,积极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区政协迭代升级委员进小院,完善“班子成员联系委室、委室对接所站、委员进小院”工作机制,将政协协商延伸到城市楼院、农村院坝,形成政协履职向基层聚焦、委员力量向基层集中、思想引领和凝聚共识向基层发力、履职重点向解决问题转变的协商新态势。一年来,组织开展协商活动102场,开展“六送”活动130场次,参与委员、群众3700余人次,协调解决路灯安装、文体设施建设等各类问题112个。
深入推进委员沙龙,积极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按照收集需求、确定主题、调研论证、沙龙活动、成果转化“五步工作法”开展“委员沙龙”活动,开展了眼镜产业沙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经济沙龙,文物保护利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等文化教育沙龙,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金点子”29个。
深入开展委员工作室建设,不断激发委员内生动力。去年,区政协根据委员特长,结合特色产业等,规划建设委员工作室11个,已授牌3个。围绕畜牧科技、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小院治理、“双昌”产业园春耕缺水等问题,开展针对性协商活动,全年共宣传宣讲23次、收集社情民意85件、开展协商活动17次、协调解决群众需求54次。
深入推进协商议事室建设,积极助力川渝毗邻地区协作发展。区政协率先提出共建川渝毗邻地区“渝事好商量·有事来协商”共商平台,在两省市政协推广,目前已有8个市区政协签订合作协议。荣昌率先分别与泸州市、内江市政协联合共建协商议事室,开展协商活动12次,解决古佛山联建森林防火检查站、大清流河联合治理等问题19个。
强化委员担当作为
提升委员素质能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过去一年,区政协着眼打基础谋长远,不断探索加强自身建设的有效举措,全面激发委员履职活力,提升委员履职效能,以奋发有为、创新有力、履职有效的新作为,展现出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形象、新风貌。
一年来,区政协持续强化委员履职管理,抓好培训引导,加强委员履职考核和管理制度建设,出台政协常委提交履职报告、委员管理办法等制度8个,形成程序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一年来,区政协落实“885”工作机制,在全市政协系统率先开展赛马比拼,打造“一表一榜”,通过动态晾晒,比拼工作成效,充分激发各委室保持干事创业激情,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良好局面。
一年来,区政协坚持边调研边整改,制定提高提案质量的“1+5”工作制度,引导委员写好“委员作业”。去年共收到委员提案387件,立案311件,并案后交办248件,所有提案均按时办结,委员满意率达100%。此外,收到社情民意信息610条,被市政协采用152条、政协工作信息2条、送阅1条,得到市领导批示2条,向区委、区政府编报社情民意信息26条,得到区委、区政府领导批示10条。
回望来路,既有砥砺前行、爬坡过坎的坚韧和勇毅,也有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浩荡和豪迈。2023年,区政协不断增强“向心力”,扩大“朋友圈”,画好“同心圆”,汇集“政”能量,“协”手聚合力,为企业发展谋与思、为群众冷暖鼓与呼,为助推荣昌经济社会发展汇聚起强大正能量。
风好正是扬帆时,策马扬鞭再奋蹄。2024年,区政协将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突出“稳进增效、除险固安、改革突破、惠民强企”工作导向,围绕区委“6666”工作大局,聚焦10个方面重点任务,落实“站位要高、调研要深、建言要准、监督要实、能力要强”的工作要求,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广泛凝聚共识,为共同谱写新时代新征程政协事业发展新篇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荣昌贡献更多政协智慧和力量。
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 丹 通讯员 胡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