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荣昌,活跃着这样一群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他们锐意进取,立岗位、勇担当;他们深入基层,察民情、汇民智;他们认真履职,建诤言、献良策,展示了新时代新征程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良好风采。
区人大代表黄裴
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
“人大代表就要主动作为,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广泛了解民情民意,在实际行动中不断提升自身履职能力。”区人大代表、重庆致成合混凝土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裴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去年,黄裴在龙集镇走访调研中了解到,当地不少留守、孤寡老人处于无人监护的情况。“如果身体出现异常情况,老人该如何求助?”黄裴随即结合龙集数字乡村建设,个人出资6万余元,为当地190名65周岁以上老人捐赠爱心手环。
该手环具有健康监测、轨迹定位、紧急呼叫等功能,操作简单、功耗较小。监护人在手机上安装APP,便可监测老人的日常行动轨迹,有效应对老年人迷路走失或突发急病等意外情况。
在企业生产经营中,黄裴坚持依法诚信经营,严把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严控粉尘、噪音、污水等污染源,切实保障员工健康安全和生态环境。
在招聘员工时,黄裴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困难群众。目前公司各类在职员工80余人,其中困难群众10余人,并资助龙集3名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
“当代表不仅要胸前别着代表证,更要心里装着老百姓。”黄裴表示,他将不断擦亮人大代表这一光荣“标签”,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奋力书写新时代新征程人大代表的履职新篇章。
区人大代表陈亚军
为群众排忧解难践初心
“陈代表,多亏你帮我争取到20万元低息贷款,才解了公司燃眉之急,实在太感谢你了。”1月19日,区人大代表、观胜镇凉坪社区党总支书记陈亚军在走访辖区企业时,收到重庆绿普森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绿普森公司”)负责人雷成江的由衷感谢。
绿普森公司于2019年落户观胜,是一家集肉兔养殖、销售、运输为一体的农业公司。
去年8月,陈亚军在一次走访时得知,绿普森公司现有养殖厂难以满足日渐增长的客户需求,需扩增养殖场地,增加肉兔出栏量。但资金不足成了发展路上的“拦路虎”。
了解企业诉求后,陈亚军一有空就到各大银行了解最新企业贷款政策,积极联系投资人,帮助企业融资。半个月时间,陈亚军帮雷成江争取到重庆农村商业银行20万元的低息贷款。
“收到贷款后,公司抓紧扩大养殖场地,现在肉兔年出栏量可达10万只,销售额超500万元。”雷成江表示。
不仅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去年,陈亚军还累积接访群众1000余人次,入户走访群众600余户,帮群众解决纠纷20余起,助群众售卖滞销农产品近2万元,进小院开展惠民宣传政策30余场。
谈起未来,陈亚军表示,她将继续立足群众身边事,在人居环境整治、基层法治建设等方面建言献策,不断提高履职能力,为人民群众“代言”。
区人大代表陈逾
以“师之匠心”传递责任担当
“既要享受休息时光,也要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家长们要尊重孩子的喜好,为孩子提供发挥的空间。”1月16日起,趁着寒假休息时间,玉屏实验小学语文教师陈逾走进班级每个孩子的家,了解孩子们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为孩子们的寒假生活支招。
作为一名从业20多年的教师,陈逾坚持“活动育人,合力育人”的教学理念,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开设个人才艺展示、讲故事、读书分享等多个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健康快乐地学习。她带领的班级在学校组织的征文、演讲、书法、手抄报、课本剧等比赛中均取得佳绩,她指导的学生参加国家、市区级比赛获奖90余次。
作为一名区人大代表,陈逾一方面认真学习《宪法》《代表法》《选举法》等法律法规,积极参加人大代表会议,用心建言献策,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另一方面,时常利用休息日了解教师和家长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撰写议案《荣昌区黄桷树广场噪音给学校教育带来的影响》《区人民法院和检察院如何将法治教育更好地融入到学校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建言献策。
“接下来,我将立足本职岗位,持续为健全完善学校家庭教育工作体系贡献一己之力,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共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陈逾表示。
区人大代表谭述引
用真心调解基层社会矛盾
谭述引,区人大代表,目前在盘龙镇司法所担任所长。她从事司法工作12年,长期奔走在矛盾纠纷调解一线,用真心和细心化解矛盾、普及法律知识,为民发声,为民代言,认真履行着一名人大代表的职责使命。
在矛盾化解方面,谭述引先后调解处理婚姻家庭、人身损害、邻里纠纷等各类矛盾纠纷600余起,帮助濒临破碎的家庭重归于好,也让剑拔弩张的邻里和睦相处,避免了民事案件转化为刑事案件。
在普及法律知识方面,她进村入户开展“小院+法治”宣传,广泛宣传与群众切身相关的法律法规,提升群众对全过程人民民主和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了解和认知。同时,主动为弱势群体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为基层和谐稳定、提升群众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作出积极贡献。用她的话说,“作为一名知法懂法的人大代表,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让他们懂得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就是我的职责和使命”。
这两年,谭述引还通过调研、座谈、院坝会、调查问卷等形式参与立法,提出的各类建议多次被采纳。
展望未来,谭述引表示,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她将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上,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继续把调解工作做好做实,用行动彰显“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责任担当,不辜负群众的信任。
区政协委员钟永福
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提“颜”增“质”
“以前入村道路坑洼,不少村民家的鸡鸭散养、垃圾乱丢、杂乱不堪。”清流镇龙井庙村邵家坝院落村民温绵容说,如今新建了多处垃圾站,垃圾每天统一回收,家家户户环境美、人情浓,大家住着心情愉悦。
环境变美的背后,离不开区政协常委、北京中硅伟业科技公司总经理钟永福的努力。
去年,钟永福在参加荣昌区政协“渝事好商量·委员进小院”协商平台履职活动中,挨家挨户走访收集龙井庙村邵家坝院落村民对乡村治理的意见建议,牵头组织政协委员开展协商,同清流镇有关负责人一起协调相关部门,为邵家坝院落争取美丽宜居村项目资金和四好农村路补助项目资金共220余万元,用于扮靓村容村貌、治理生活污水、整治庭院房屋、修建入户公路等。
有了资金,钟永福又挨家串户给村民做工作,引导村民投工投劳,参与项目前期修整花坛、平整院坝、整理房前屋后、清理水沟等,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今的邵家坝院落,一条条干净整洁的入户路连通着村民的家门院落,家家户户有了俏模样,村民生活环境不仅得到了提高,家里的农产品销售也有了渠道。
原来,钟永福不仅为当地人居环境整治献策献力,还整合各方资源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
钟永福表示,未来将充分发挥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区政协委员李冰
爱心帮扶助困境大学生“圆梦”
“进了大学好好学习,将来回馈社会,建设家乡……”去年9月,在大学生捐资助学活动上,区政协常委、重庆尚诚服饰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李冰向困境大学生刘敏语重心长地说道。
这仅是李冰关爱捐助困境学子、关心荣昌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
2019年9月,重庆尚诚服饰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了捐资助学活动组,从活动的策划、组织、举办到后期跟进,李冰都事无巨细落实到人,只为让学习成绩优异的困境大学生圆“求学梦”。助学金的发放采取村(社区)推荐,镇街初审,捐资助学领导组实地走访、现场确认等形式,核实、甄别每一位提交申请的大学生,确保把助学金捐给真正需要帮助的学子。5年来,捐资助学活动举办的地点各有不同,接受捐赠的学子也换了一批又一批,但不变的是李冰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的初心。截至目前,尚诚服饰已陆续捐助困境学子100余名。
除了帮助困境学生,李冰还制定了“领袖计划”,重点培养荣昌籍大学生,为他们提供实习岗位,帮助他们实现就业,目前已帮助20余名荣昌籍大学生从事服装生产管理等工作。
“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李冰表示,希望通过捐资助学活动,帮助更多困境大学生圆好“求学梦、人生梦”。今后也将持续关注荣昌教育事业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企业力量。
区政协委员黄勇
建言献策助推眼镜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新招商入园的眼镜制造类企业,可享受前三年厂房租金全额补贴。”1月19日,区政协委员、重庆佳业眼镜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勇在荣昌眼镜产业园走访企业时,介绍起我区去年出台的《荣昌区眼镜产业集群发展扶持办法》(下称《办法》)。
《办法》的出台得益于黄勇的高质量建言。
“去年走访企业时,收集到不少希望区委、区政府能更加重视眼镜产业发展,进一步擦亮荣昌眼镜品牌的意见建议。”黄勇说。经过前期的调研整理,他提出《关于促进荣昌眼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案。该提案立即引起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荣昌区眼镜产业集群发展扶持办法》便“应运而生”。
《办法》提出,对于新招商入园的眼镜制造类企业,享受前三年厂房租金全额补贴(租赁时长不低于5年);对于新招商入园的眼镜商贸企业,第一年享受厂房租金全额补贴,第二年、第三年(以签约之日起算)销售额达到2000万元以上,享受当年厂房租金全额补贴(租赁时长不低于5年)等。
《办法》一经出台,便受到荣昌眼镜制造类企业的一致称赞,也为我区做大做强眼镜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名合格的政协委员,要时刻关注身边事、身边人,用充分调研和大量事实写出优质提案。”黄勇表示,今年他重点关注眼镜产业行政、后勤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解决眼镜产业园人才短缺问题。
区政协委员黄介
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做大做强做优
“政府支持企业研发,3年累计研发费用补贴最高可达300万元。”近日,区政协委员、重庆华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总经理黄介在走访我区生物制药企业时,向企业负责人讲解荣昌去年出台的《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
该《意见》的出台,有黄介去年提出的一件提案的努力。
谈起这件提案的初衷由来,黄介表示,生物医药产业是荣昌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战略新兴产业。他认为,出台生物医药产业专项支持政策,有利于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做大、做强、做优。
《意见》鼓励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对申报研发费用达到1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积极支持申报市级资金补助,并按照不超过其获得市级补助额度的100%给予区级配套;对申报研发费用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区级按研发费用存量不高于3%、增量不高于10%的比例给予补助。同时,对企业自主研发获批的新药和引进新药批文并在荣昌区成功转化或实现产业化生产的单品种,符合单品种年销售额人用药达5000万元及以上或兽用药达300万元及以上条件的,前3年按单品年销售额1%每年给予奖励,原则上单个品种3年累计补贴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黄介表示,将持续向各企业宣传最新惠企政策,鼓励大家科技创新,用行动践行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和政协委员的光荣职责。
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新莲 张泽美 廖国颖 张 雪 向虹霖 何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