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一部记录荣昌历史、自然、人文风情的纪录片《荣昌小城》,正在火热拍摄中,预计今年10月完成拍摄、2025年春节上映和投放。
这部纪录片有着怎样的叙事张力?将解锁怎样的人文故事?记者带你一起探访答案。
为何选择拍荣昌——
重庆有火锅和魔幻,成都有美食与舒适,两大网红城市近年来“引爆”网络,一部部电影、微视频、vlog前仆后继地出现在大众眼前。地处两地之间的“荣昌小城”,跟两大都市相比似乎显得有些暗淡,但上海耕牛影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赵齐韩却不这样认为。
“荣昌有自己的韵味——秀山丽水、巴蜀文明、红岩文化,还有独属于这片土壤的韵律厚重且浓烈的移民风情,以及休闲、祥和与人情味,这是最吸引我们的地方。”赵齐韩给出了见解。
“我是一名荣昌女婿,算得上半个荣昌人。”赵齐韩介绍,第一次真实地感受荣昌风情是在2019年的春节,为了在荣昌筹办婚礼,前后待了近两个月,感触良多。
赵齐韩是土生土长的河南人,从小到大接受的是中原文化、儒家思想熏陶,但是在荣昌,底蕴是巴蜀文化、川渝文明,衣食住行、风土人情、生命哲学、节日庆典都孑然不同,让他惊喜万分。
由于本身是做影视文化行业的,写剧本、探究地域文化是工作主业,所以赵齐韩萌生了创作一部荣昌人文纪录片的想法。
剧本的创作历程——
“小说可以天马行空,但纪录片不行,每一个字都得有据可查,需要深入挖掘。”赵齐韩说。
为什么荣昌的菜系是川菜里的小河帮菜?荣昌的祖辈人为何要制作折扇而不是蒲扇?荣昌人的团年饭为什么是七八桌宴席的大家族团聚,而不像其他地方走亲串门……这些问题,在赵齐韩心中都是绕不开的一笔。
为此,他前前后后买了120多本相关书籍,包括《川菜》《四川人的安逸生活》《元军灭宋》《填四川》等,以及最老版的《荣昌县志》。经过翻阅研究后,第一版13万字的《荣昌小城》顺利完成。
虽然剧本涉及的内容与历史文献密切结合、相得益彰,体现了“文献纪录片”的本色和面貌。但是,赵齐韩对这一版并不满意。
“内容不够深入、不接地气,我要的纪录片是与荣昌人息息相关的,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赵齐韩直言,“文化应该是生活里的文化,是老百姓的文化。”
2022年,赵齐韩前后抽了半年多的时间“扎根”荣昌,找老人聊家常、找大学教师请教、找文学界老师指点,并到每一个镇上去赶场、摆地摊,了解荣昌的真实生活和文化底蕴。
这一年,《荣昌小城》文学剧本在他的“摸滚打爬”中完成创作。
展现背后的故事——
你见过1000年前屹立在盘龙境内的昌州城吗?《荣昌小城》根据史料,将通过特效3D搭建一座1000年前的昌州城,以及一座300年前清朝时期的昌州城。
你知道关于濑溪河、古佛山的传说吗?《荣昌小城》将深度解读荣昌河山背后的故事和渊源。
卤鹅、黄凉粉、铺盖面为什么风味独特?夏布、折扇、荣昌陶三大国家级非遗为何“诞生”于荣昌?万灵古镇的山水美景背后有哪些历史故事?
这些,在《荣昌小城》里都能找到答案。
这部纪录片时长120分钟,以移民文化为主题,讲述荣昌小城的历史过往、地理环境、物产特色、民俗民风,其中包括先唐的繁华、历经的战乱、湖广填川、客家移民、婚丧嫁娶等丰富内容,为大家呈现“原汁原味”的荣昌。
目前,纪录片文学剧本、拍摄脚本、堪景、部分景观拍摄等工作已经完成,预计今年10月完成拍摄,于2025年春节在国内院线、腾讯视频(纪录片)、CCTV—9、HOT DOCS加拿大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进行上映和投放。
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