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伴随着清亮的“哞哞”声,荣昌区李应忠养牛场迎来新的一天。养殖户李应忠穿梭牛棚中,把一头头牛喂养得膘肥体壮。
“我这个牛棚有300多头牛,别看现在长得这么好,之前都感染了严重的肺部疾病,能够这么快恢复健康,得感谢吴教授的帮忙!”李应忠看着活力满满的牛群,感慨不已。
李应忠口中的吴教授,就是重庆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社员、西南大学动物医学系教授、重庆布尔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俊伟。
作为市政协委员和动物医学系教授,多年来,吴俊伟着力钻研动物细菌耐药性问题,通过提供技术指导、药物筛选与组合,为乡村养殖业保驾护航。
细菌耐药性问题,是全球医学界的难解之题。什么是细菌耐药性?吴俊伟介绍:“临床上长期不合理用药,使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药物疗效降低或无效。也就是说,当机体内的细菌产生耐药后,进入机体的药物就相当于一杯白开水,发挥不了治疗作用。因此,解决细菌耐药性问题对保证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细菌耐药性问题为什么难解决?吴俊伟解释,由于耐药性可以垂直传播和横向传播,导致细菌耐药广泛流行,后期使用这类药物以及相似药物都可能出现治疗失败的情况。多数情况下,解决细菌耐药性的关键措施在于抑制细菌外排药物的能力。
“成功研发出有效的外排抑制剂显得尤为重要。”吴俊伟表示,为攻克这一难题,他和团队从2006年开始研究,“遇到方法不对的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大量阅读文献,反复思考、试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十八载春秋,五千多个日日夜夜,吴俊伟和团队终于从几百味天然药物中筛选出了多种活性成分进行生物合成,成功解释了多种逆转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
“在治疗仔猪黄白痢、鸡白痢、鸭浆膜炎等细菌性疾病中,我们将传统中药中含有逆转作用的产品与已经产生耐药性的药物联合应用,在治疗上述疾病中显示出了优秀的效果,养殖成活率明显提高,重大疾病发生率大幅下降。”吴俊伟展示着已有的科研成果。去年,他与四川乐山养鸭专业合作社展开合作,提供技术支持和配套产品,为当地养殖户带来可观收益,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共赢局面。
与此同时,吴俊伟还带领团队自主研发新兽药,并获得多项相关专利,成功获得两个国家新兽药证书。
除了提供药物以外,吴俊伟还充分发挥市政协委员和九三学社社员优势,带领团队为养殖户提供包括一整套防控养殖场产生细菌耐药性的技术方案。
有一年,荣昌爆发了一种危害养鸭业的传染性疾病——鸭传染性浆膜炎,市场上的药物均无明显治疗效果。为解决问题,吴俊伟和同事利用中西药物,反复实验,终于研发出治疗这一疾病的复方产品,该传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不少养殖户还专程去学校,当面向他表示感谢。
吴俊伟表示,未来他还将带领学生和团队,继续在细菌耐药性机制及逆转制剂领域做有深度理论支持和可用的技术性产品研究,不断攻克难关,挑战科研难题,为推进畜牧业健康发展、促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丽丹 通讯员 张玲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