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区融媒体中心出版 刊号:(渝)2019526 本报热线:87339716 广告热线:87338686订阅热线:87338686






2024年03月25日

守正出新 司法为民

——记直升司法所所长王晓威

王晓威在群众家门口普法(资料图片)

王晓威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资料图片)

她,自1996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全国五一巾帼标兵”“重庆市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工作者”“重庆市最美法律志愿者”和重庆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等殊荣。她,就是直升司法所所长王晓威。

“乡亲们,借钱给别人时,一定要打借条,同时要求对方找一个有经济实力的人担保。”“平时接到不认识的电话号码,一定要提高警惕。”不久前,在直升镇万宝村,一张方桌、数十张凳子,一场“小威送法”志愿普法活动如约开讲。

王晓威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给村民们“送”上一道实惠的普法大餐,让法律知识从书本走进了村民心坎。

为何要在“家门口”普法?这还得从一次法律援助说起。

“王所长,我的孙子拿我的手机玩游戏,前后共充值了1万余元,这可怎么办啊?”2020年4月,直升镇黄坭村2组村民易大爷找到王晓威请求帮助。

原来,易大爷10岁的孙子用他的手机上网,谁知却迷上了手机游戏,并用易大爷的银行卡去充值游戏卡,前前后后花了上万元,这对不算富裕的易大爷家庭而言不是小数目。

了解情况后,王晓威与工作人员通过与游戏网站客服取得联系,提供未成年人不当网络消费的相关证明材料,反复交涉一个多月,最终帮易大爷追回9300元,易大爷感激万分,送锦旗以表谢意。

为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王晓威决定,利用“新风小院”和“小院+”等平台,围绕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和最贴近老百姓的案例,开展“讲法律”志愿服务活动。

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提高群众法治观念……近年来,王晓威持续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创新普法宣传形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真正打通法律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由于此项工作成效显著,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区委宣传部的支持推动下,以王晓威为原型打造的“小威送法”志愿普法服务品牌应运而生。该项目旨在通过小小的小院宣传,发挥法治的巨大威力,助力乡村法治建设,推动法律进村、入户、到人。

该项目也在2021年全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中,作为区司法局为民办实事的项目之一在全区进行推广。短短3年时间,“小威送法”法律志愿服务队逐渐发展壮大,吸纳了法官、警察、司法行政干部、律师、村居法律顾问、行政执法骨干、优秀调解员、公证员、法律明白人等力量300余人,采取群众按需“下单”,志愿队员结合各自优势特长主动“接单”,量身定做“普法菜单”,分类施策、精准派送,开展“订单式”志愿服务2000余场,受益群体达40余万人次。

目前,“小威送法”法律志愿服务队已成为全区精准普法志愿服务的“主力军”,解决了不少普法不深入,针对性、精准性、时效性不强的问题,逐步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营造了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将法治精神传递到广大群众的心中,是新时代司法行政人的使命和担当。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好,对自己的岗位和群众负责!”作为一名基层普法工作者,这是王晓威一贯的工作态度。

王晓威表示,未来,她将始终牢记新时代司法行政干部的职责和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巾帼精神、弘扬法治力量,做实做亮“小威送法”这张普法名片,积极参与打造具有荣昌辨识度和全国影响力的法律志愿服务品牌,为平安建设贡献力量。

融媒体中心记者 廖国颖

--> 2024-03-25 ——记直升司法所所长王晓威 1 1 荣昌日报 content_19760.html 1 守正出新 司法为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