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区融媒体中心出版 刊号:(渝)2019526 本报热线:87339716 广告热线:87338686订阅热线:87338686






2024年05月31日

机械维修“巧工匠” 人生底色“调配师”

——记“最美产业工人”郑代晶

郑代晶检查调整后的瓶口扎盖

设备巡查、校正机械、检查扎盖……这便是重庆永健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永健生物”)员工郑代晶的工作日常,他也常被同事称为机械修理的“全科医生。”

2015年6月,郑代晶入职永健生物,在水针车间负责分装、轧盖操作等相关工序。

上班的第一天,一台机械出现故障,郑代晶主动请缨前去修理,却在设备前研究了一上午也没找出问题所在。直到车间老师傅一番查看后,在一个螺丝上拧了两圈,故障就神奇地消除了。

这件事在郑代晶的心中埋下了“必须刻苦学习”的种子。

此后的业余时间,郑代晶不是泡在书店学习理论知识,就是在网上查看相关视频,只为广泛学习分装、轧盖设备等机械修理知识。

“学技术,就要把技术学精。”郑代晶说,他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就是,对车间的机械设备结构了如指掌。

有志者事竟成。在不断地学习实践中,郑代晶逐渐从机械修理“小白”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骨干”。

彼时,永健生物从上海引进了一批新机器,但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进模间隙过大,导致铝盖容易脱落和不在中心位置,对轧盖带来一定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生产难题,郑代晶大胆提出来:改良生产环节。

通过反复研究机械图纸,多次商讨改进措施,郑代晶和同事尝试增加一块弹簧刀片,使得模具和瓶身间隙变小,这样一来,瓶身固定在下盖的位置,难题迎刃而解。

在郑代晶看来,一名技术工人最重要的飞跃,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能够善于创新创造。此后,郑代晶便走上了技改之路。

日前,广州客户要定制一批兽用卵黄抗体,由于公司分装轧盖机的老化,只能单一轧盖50ML的计量,而客户定制的计量分别是30ML和100ML的计量,现有轧盖机无法完成客户的需求。

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郑代晶反复调整传输轨道、进出瓶速度、轧盖刀片等,轧盖密封始终不达标。

“就这样失败,我实在不甘心。”郑代晶说,一次偶然机会,他发现利用弹簧原理,可以复原物体位置,于是将弹簧外加至轧盖刀头,意外发现不同计量的瓶盖都能完全密封。这一发现,为公司节省成本数十万元。

10年来,像这样的技改,郑代晶实施了10余项,通过对分装轧盖设备的不断优化,公司产品合格率逐年提升2%左右,产品合格率由最初的85%提升到99.8%,节约生产耗材100余万元。

“技改的过程虽然辛苦,但能为企业破解难题、降本增效,我就特别有成就感。”郑代晶说。

如今,在郑代晶的传帮带下,他的不少徒弟也成长为技术能手、创新好手。这也正是他孜孜以求的又一目标:打造一支技术高超、勇于创新的高端调试人才队伍,集众智、汇众力,确保能调配更加精准的机器。

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泽美

--> 2024-05-31 ——记“最美产业工人”郑代晶 1 1 荣昌日报 content_20640.html 1 机械维修“巧工匠” 人生底色“调配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