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区融媒体中心出版 刊号:(渝)2019526 本报热线:87339716 广告热线:87338686订阅热线:87338686






2024年06月07日

我在非遗之城过端午

●轩 烨

去年,我在“非遗”之城重庆市荣昌区过端午节的情景至今难忘。

荣昌“非遗”资源丰富,夏布、折扇、荣昌陶等均为国家级“非遗”。还有省(市)级“非遗”14项,区级“非遗”87项;有国家级、省(市)级、区级代表性传承人384人……

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非遗”之城。

我们来到荣昌时,适逢“千年荣昌”历史文化周开幕,夏布小镇异常热闹,先是历史文化长廊揭牌,继而是龙舟竞渡,再续以中国重庆国际时尚周暨荣昌非遗之夜炫幻流彩,同时,还感受了“烟雨廊桥”绵绵百席“长桌宴”的壮观。

于是,端午传统节日的乡愁、千年荣昌历史人文的厚重、龙舟竞渡时鼙鼓催征的气势、非遗之夜霓裳长袖的舞韵,以及“长桌宴”的佳肴,都是那样美不胜收,袅袅蒸腾的烟火有了人文的气息。

濑溪河是荣昌的“母亲河”。河上的桥,大多历史悠久,承载过岁月的沧桑,如大荣桥、观音桥、小摊桥等。“烟雨廊桥”是二十年前复原的明清建筑式样的休闲步行桥,它从西北方向往东南方向横跨濑溪河,使本已十分宽阔的河面显得更加壮阔恢宏。夕阳下,廊桥屋顶一袭琉璃瓦闪着金光,廊桥飞檐翘角,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桥面下有十个拱形桥洞,余晖穿过拱洞,河水变得波光粼粼,频增安宁吉祥之氛围。此处河段宽阔舒缓,河水平静流淌,如遇细雨霏霏,远观廓桥,别有一番韵致。“烟雨廓桥”因此得名。

端午节的头一天起,荣昌绵绵百席的“长桌宴”就已开始,至端午的后一天结束。入夜时分,七彩炫幻灯光把廓桥装点得异常娇美,夏布小镇的丝竹之声穿越历史文化长廓,与柔软的河风一起带到耳畔,丝丝细雨飘散在空中……

此时,司仪一声吆喝:“长桌宴开席了……”紧接着,穿着节日盛装的妙龄女子依次奉上一道道美食,大快朵颐的时刻到了!

第一道菜是特色美食黄凉粉,一道最能唤起乡愁的美食。那黄凉粉切成的细丝,竟能成条不烂,软而不断,调成咸鲜、微辣带麻,姜、葱、蒜香味突出的味道,吃起来有粉质感,且口里有股豌豆的清香味。

第二道菜是久负盛名的荣昌卤鹅,也是荣昌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是一座移民城市,大多数居民是湖广填四川时移民的后裔,他们把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结合起来,兼收并蓄,海纳百川,以宽阔的胸怀创造了属于荣昌的独特文化。

“荣昌卤鹅”就是以开放心态创新创造集大成的美食文化范例。目前,“荣昌卤鹅”年宰杀、加工、销售量达到900万只以上,早已蜚声海内外。

品了两道凉菜美食后,还有食材选自本地的大菜、硬菜,如“熊猫猪排”就是选用正宗荣昌猪纤排,精心制作而成。

“熊猫猪”,顾名思义,身体特征跟熊猫非常像。荣昌猪身材浑圆,全身除眼部周围有黑色眼圈外都是白色,与大熊猫的外形非常吻合,所以才有了这个称号。不过,它自身就是宝,以其适应性强、瘦肉率高、肉质优良等优良特性,居世界“八大猪种”之首。目前,“荣昌猪”资源已受国家重点保护。一位小伙伴不禁感叹:“在‘长桌宴’上能品尝到优质荣昌猪肉真乃幸事也!”

在我们意犹未尽时,飘飘烟雨中,一位端庄美丽的讲解员正在给一队游客讲解历史文化长廓中的故事:

荣昌自唐乾元元年始设“昌州”,距今1266周年,是“湖广填四川”重要聚集地,被誉为“客家文化活化石”,造就出“天下清官”喻茂坚、辛亥先驱张培爵、抗日英雄柳乃夫、国际主义战士吕玉久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

这个端午节,荣昌让我领略了“非遗”的绚丽,也让我近距离感受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 2024-06-07 ●轩 烨 1 1 荣昌日报 content_20742.html 1 我在非遗之城过端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