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来,桂花园小学探索并践行数字赋能“一五五”清廉学校建设模式,以“五清五廉”为主线,深入持续开展“党风清正倡廉、教风清淳育廉、学风清新学廉、校风清朗润廉、家风清和养廉”的清廉学校创建工作,形成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让学生走进校园便能感受春风化雨般廉政教育熏陶。
数字赋能,一套制度筑牢思想根基
自去年清廉学校建设工作启动以来,桂花园小学“刀刃向内”,盯着问题查,梳理出一份问题清单。
其中包括,部分教职工存在“拈轻怕重”“做事推诿”等问题;学校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不突出,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不多,导致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推进“无力”。
为此,学校以数字赋能“一五五”网格化管理体系为抓手,打通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信息的快速共享和传递,让常规工作更阳光、透明、清廉。
“一五五”是什么?“一”是一套制度,第一个“五”是指党风清正、教风清淳、学风清新、校风清朗、家风清和“五清”,第二个“五”是倡廉、育廉、学廉、润廉、养廉“五廉”。
桂花园小学如何将制度管理体系融入办学治校,推进各处室阳光运行?
党政办在“桂花智慧平台”上设立了“随手拍”项目,党员完成志愿活动后,上传资料,平台自动分析数据;教务处开展“双减”工作、课后延时服务,利用数字平台,授权家长和相关领导督导;安稳办开发安全驾驶舱项目,通过数字平台动态掌握校园安全管理状况;总务处通过数字化管理手段,对预算、经费进行更为精细的管理,确保资金合理使用和分配;德育处利用数字赋能,收集信息,实现班级评比公平、公正、公开,让每次评比有据可依。
五清五廉,精准推进清廉建设
“范仲淹教子节俭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他清正廉洁、大公无私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近日,桂花园小学组织学生参观学校清廉主题文化长廊,该校五年级学生钟旭尧参观后表示。
这是桂花园小学推进“五清五廉”建设活动一部分。该校以“活动”为阵地,营造出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党风清正倡廉。学校党支部将清廉学校建设工作贯穿党员干部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全过程,通过开展常规廉洁教育理论学习、建立党员联系班级制度、党员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对照检视等方式,引导党员职工在工作和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培养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教风清淳育廉。学校坚持开展师德师风“十个一”活动:假前师德师风提醒、警示教育、集中学习、签订师德师风责任书,并对违规补课、违规收费等热点问题专项督查,督查结果同教师师德师风考核挂钩,并作为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
学风清新学廉。开展形式多样的、具有清廉内涵的“清廉+”系列活动,其中廉洁主题绘画比赛2次,廉洁演讲比赛2次,廉洁征文比赛4次,参观廉政教育基地1900余人次。
校风清朗润廉。学校统筹廉洁文化阵地建设,校内依托主题展览长廊、电子屏、国旗下讲话等方式,常态开展廉洁文化熏陶,并通过媒体宣传平台、社区小院讲堂等宣传阵地进行宣传,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家风清和养廉。通过“千名教师访万家”“家风故事我来讲”“亲子阅读”“桂花杯最美家庭”评选等活动,让清和家风与清朗校风相得益彰,以清廉家风助推清廉学校建设。
清风满园,“问题清单”变“成效清单”
动真碰硬,真抓实改。一系列举措推进下,“问题清单”变成了“成效清单“,清廉逐步转化成全体教师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
自清廉学校建设以来,各项制度机制更加成熟完善、权力运行更加规范有序,实现党风清正、校风清朗、教风清淳、学风清新、家风清和的教育生态。
同时,教师积极性也得到进一步激发。教师参加教学公开课、优质课、教案、科研、论文、文体竞赛,取得显著成绩,其中获市级奖项20人次,区级奖项100余次,学校被授予“重庆市荣昌区首批清廉学校”称号。
通过数字赋能“一五五”工作的落实,规范了网格干部的责任落实。构建起以数据、系统、网格为关键要素的“数字赋能管理”,解决师生、家长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推动了学校政务信息化、智能化、精确化、便利化。
清廉建设永远在路上。接下来,该校将全面落实“一颗中国心、一副好身体、一生好品行”的育人目标,共筑“清廉”之基,同守“育人”之责,营造“人人崇廉、人人倡廉”的良好校园风气,努力构建“桂雨清风·廉香四溢”的校园。
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光慧 通讯员 余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