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刚刚洒进区政务服务中心,医保窗口工作人员史宣艳已经把面前的资料整理得井井有条。从初入行业的青涩新人,到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史宣艳用十二年如一日的坚守,见证了医保事业的蓬勃发展,也实现了自我的成长与蜕变,每天在人潮涌动的大厅里,用微笑和专业服务,让每一位办事群众如沐春风。
一天,一位70多岁的老人神色焦急地来到医保窗口,询问道:“姑娘,我长期在重庆市外居住,之前办了医保个人账户金额一次性返回的业务,可我这几年没回荣昌,银行存折丢了,我不知道这几年返回的钱去哪儿了。”老人眉头紧锁,声音略带颤抖。
史宣艳见状轻声安慰:“您先喝口水,别着急,慢慢说,咱们一起想办法。”
在老人断断续续的讲述中,史宣艳理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接着说道:“您放心,这个事儿能解决。我陪您去附近的邮政银行查查交易记录,看看那些钱是不是都到账了。”
随后,史宣艳陪着老人来到邮政银行。在银行里,她一边帮老人与工作人员沟通,一边耐心向老人解释查询流程,“麻烦您帮我们查查这位老人名下这个账户,看看有没有医保个人账户返回的金额记录。”
银行工作人员迅速操作起来,不一会儿,就查到了相关信息。
史宣艳指着屏幕,高兴地对老人说:“您看,这些就是您医保个人账户返回的钱,都在这儿。”确认金额到账后,她又协助老人办理了将资金转移到常用银行账户的业务。
“姑娘,太谢谢你了,要不是你这么耐心帮忙,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老人拉着史宣艳的手,不住地称赞。
史宣艳不仅在日常服务中细致入微,在提升服务效率方面更是积极作为。
“高效便捷的服务对群众至关重要,我们要推动医保政务服务朝着高效、便民的方向发展。”为此,史宣艳和同事们积极响应上级政策,主动与各部门沟通协作,全力投入到优化服务流程的工作中。
就拿特病办理事项来说,曾经,我区的特病办理流程繁琐,三家特病鉴定医院每月轮流办理,办理时间有限制,而且办理时限较长,患者往往要等待很久才能拿到特病就诊凭证。史宣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于是,她和同事们大力推进多项医保政务服务事项流程优化,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办事材料,推广医保事项掌上办、网上办。
经过多方努力,特病办理流程迎来重大变革:如今,我区特病办理流程由三家特病鉴定医院每月轮流办理优化为三家医院同时办理,办理时限从20个工作日大幅缩短至14个工作日。不仅如此,特病就诊凭证的发放方式也不断优化,从最初的每月15日集中发放,到后来提供“政务+邮政”免费邮寄服务,再到现在患者凭社保卡或医保码就能直接就诊。这一系列改变的背后,都有史宣艳辛勤付出的身影。
在群众心中,史宣艳是他们的“暖心使者”,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保服务的温度。谈及未来,她表示,将持续聚焦医保优化措施,解决当前医保服务中的痛点与难点,针对不同年龄层次、职业背景以及健康状况的群众,精心设计个性化服务方案,力求让每一位办事群众都能享受到更加贴心、周全的医保服务,持续为全区医保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融媒体中心记者 廖国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