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时节,荣昌区清升镇古佛山3000余亩樱桃花开,游客寻花而来。
山下,刘家议事小院内,清升镇人大主席陈先平,古佛山社区前后两任党总支书记张绍生、刘恁伦,以及毗邻的四川省泸县石桥镇旅游专干胡星耀,围坐桌前,商量古佛山·道林沟景区跨省联合体下一步的发展。
拓荒:二十年筑基
古佛山海拔711.3米,是荣昌区最高峰,一年中,李花、樱桃花、桐子花、月季花等相继盛开,美不胜收。
古佛山有几十上百年的野生桐子树。每年三四月桐子花开,虽只有10来天的花期,却引来不少市民登山赏花。
“桐子花带来的赏花游给了我们启发。”2000年,时任古佛山社区党总支书记张绍生,带领村民在罗汉路铺起石板步道,随后试种樱桃、李子等经济作物,将古佛山花期从10天延长至半年,形成“春赏花、夏采果”的生态链。
“但新问题又出现了,游客多了,路却不畅通。”作为区、镇两级人大代表,从2013年开始,张绍生多次提出打造古佛山景区的建议。让他欣慰的是,2015年,该建议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后,重庆市万灵山旅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累计投入1.74亿元,在古佛山逐步打造游客中心、半山商业街、百佛园、悬崖栈道、玻璃索桥、金龙湖、梯田花海等景点,定期举办桐子花节、樱桃采摘节、越野赛等活动。
到2022年,古佛山景区接待游客近36万人次,古佛山社区人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
“当年凌晨四点背水果下山的场景再不会重演。”张绍生指着盘旋而上的旅游公路感慨,这个曾经的交通末梢已蝶变为荣昌文旅的一张金名片。
破壁:谋跨省协同
古佛山地处四川泸县石桥镇和重庆荣昌区清升镇交界处,山北是荣昌古佛山风景区,山南为泸县道林沟风景区。
“一山两景,各有特色。”胡星耀介绍,道林沟风景区有大小景点23个,湖、潭、滩、瀑布相接,湖光山色浑然一体;玉泉寺、隆兴寺、十三坡等掩映林间,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素有“川南小九寨、野性道林沟”之誉。
山水相依的两个景区却因行政区划而分割。2021年,刘恁伦接棒古佛山社区党总支书记时,发现两个景区道路不通,游客在景区游玩要原路折返;森林防火需双倍设卡,既浪费物力、人力,还给游客带来不便。
“这种各自为政的局面,导致旅游线路短、游客体验单一。”刘恁伦实地考察发现,北麓古佛山以陡峭山势见长,40处旅游单体主打休闲采摘、登山越野;南麓道林沟山势平缓,山水人文资源丰富,以康养游为特色。他说,“双景合璧,就能互为补充。”
两个景区融合发展有基础、有优势、有潜力。察觉到这一点,作为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刘恁伦建议打通行政壁垒,整合旅游资源,推动森林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业态全面发展,实现游客快进、慢游。
据预测,两景区合并后旅游动线可延长至50公里,住宿需求提升20%,二次消费项目增加20类。更关键的是,整合后年运营成本预计降低40%,森林防火响应时间缩短至20分钟。
创新:建协同样本
刘恁伦的建议,引起重庆荣昌区和四川泸县两地人大、政协重视,先后多次联合开展古佛山·道林沟景区融合发展专题调研。
2021年12月,荣昌区人民政府和泸县人民政府决定,共同创建古佛山·道林沟景区跨省联合体。
“‘六个一’机制成为破题秘钥。”陈先平介绍,两地联合成立“古道旅游开发公司”,按照一个景区、一个机构、一个规划、一个口径、一条线路、一张门票的要求,探索集自然观光、生态采摘、休闲娱乐、户外拓展、美食品鉴、体育赛事于一体的旅游发展之路。
去年10月,一条3.5公里跨省廊道打通。随后,两地串点成线,将古佛山景区内的金龙湖—半山商业街—梯田花海—百佛园—悬崖栈道—茶博园,道林沟景区内的赶坪寨—云中茶海—韶华林牧苑—供僧竹海—隆兴湖等景点形成旅游环线。
更深层次的融合正在展开:联合开发山野、路野、景野等森林体育赛事;合力打造“古道”特色品牌,在半山商业街联合打造“乡村集市”“古佛山云栖集市”,实现“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业态。
目前,两地正谋划更大布局:联通荣昌主城—安富陶都—清升古佛山—道林沟—屈氏庄园—龙桥百花洲—泸县主城的旅游路线。
“联动周边特色景点和地域文化,带火周末假日经济。”胡星耀对此很有信心。
据统计,2024年,古佛山景区接待游客近93万人次。站在新建的观景平台,张绍生与刘恁伦放眼望去,一万亩林药、一万亩稻虾、一万亩果蔬、一万亩油茶“四个万亩”产业带正沿省界铺展,一个跨省文旅新地标正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
原载《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