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区融媒体中心出版 刊号:(渝)2019526 本报热线:87339716 广告热线:87338686订阅热线:87338686






2025年03月28日

普通人能为经济“添把火”?能!

2025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将经济置于地方发展的“C位”,可见经济建设始终是地方繁荣昌盛的核心驱动力。然而,这场经济“大战”中,我们普通民众只充当旁观者吗?

从本质上讲,地方经济的蓬勃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全体民众共享发展成果。2024年,荣昌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8%,全社会固定投资增长10.5%;今年3月20日,荣昌第一季度重点工业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32个项目总投资166亿元。傲人数据的背后,是民众生活质量的提升,意味着教育资源的丰富、医疗条件的改善、公共设施的完善、就业岗位的创造。

身为荣昌的一份子,共享发展红利,理应成为参与者。其实,民众的力量不容小觑,“举手之劳”就能“举足轻重”。

我们都是这座城市的形象大使,言行举止、文明素养直接影响着外界对荣昌的印象。试想,当外地人踏入荣昌,感受到的是热情友善的民风、井然有序的市容,自然更愿意在这里消费、投资,甚至扎根。这种无形的“软实力”,正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隐形引擎。

我们的消费选择能直接影响本地经济。荣昌拥有丰富的特色产业、非遗产品,还有凉粉、卤鹅、羊肉汤等地道美食。我们的每一次消费行为,都在为本地经济“投票”,为相关产业注入持续发展的动力。例如,夏布小镇、安陶小镇等文旅项目,正是通过本地民众和游客的支持,才逐渐成为区域经济的亮点。

职业技能提升也是我们助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荣昌朝着“2335”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迈进,涵盖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多个高附加值领域。我们可以学习新技能,为进入新兴产业做好准备。这不仅有助于个人获得更高收入,还能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当越来越多民众掌握相关技能,能吸引更多此类企业入驻荣昌,促进产业集聚。

前不久荣昌召开的深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加快打造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区;主要领导干部更是屡次外出招商,马不停蹄为地方经济奔波。但经济发展从来不只是政府和企业的事,而是一场需要全区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参与的“大会战”。

这场战役中,没有旁观者!

蒋海粒

--> 2025-03-28 1 1 荣昌日报 content_24503.html 1 普通人能为经济“添把火”?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