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区融媒体中心出版 刊号:(渝)2019526 本报热线:87339716 广告热线:87338686订阅热线:87338686






2025年03月31日

柑橘园里来了一群“土专家”

专家团队现场指导

阳春三月,在仁义镇瑶山社区的柑橘种植基地内,放眼望去,满山遍野的柑橘树郁郁葱葱,一片生机勃勃。与往日不同的是,此刻的果园人头攒动,原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田间课堂正在这里火热进行。

“嫁接就好比给果树做‘微创手术’,关键要选好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对齐点。”

“修剪不是简单的砍树,而是通过调整树形,优化光照和通风条件。”

“要保留主枝、剪除交叉枝和病弱枝,从而帮助果树形成更合理的‘伞状结构’。

……

当天,由区欧美同学会与仁义镇政府共同组织的柑橘科技与产业管理专家团队走进果园,为当地果农送上“科技大餐”。

市级劳动模范、荣昌区柑橘专家大院首席专家秦兆华手持修枝剪,穿梭于柑橘树间,一边操作一边向果农讲解剪枝要点。

示范结束后,西南大学教授曾兵接过“接力棒”,带领果农观察叶片上的虫害痕迹,并针对当前高发的红蜘蛛、潜叶蛾等病虫害,推荐适当的物理防治方法。

“最好的防治是提前预防。”曾兵建议,果农可建立病虫害监测台账,通过合理密植、清园消毒等措施降低果树发病风险。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病虫害标本展示区”,帮助果农更直观地了解常见病虫害的特征。

此外,结合仁义镇的土壤特点,专家团队现场检测数据、分析施肥要点,为果农制定“基肥+追肥”的精准方案,并提醒大家注意施肥时间和方式。

果农们围在专家身边,聚精会神地聆听、记录,不时提出疑问,现场互动氛围十分浓厚。

50余岁的赖炳珍今年发展柑橘种植150亩。“以前嫁接全凭经验,成活率不到六成,今天专家手把手教的科学方法,真是太实用了,这场‘田间课堂’来得真值。”

“专家讲的都是干货。从嫁接要领到施肥配比,连病虫害防治都教得明明白白。”种了10年柑橘的刘利拿着笔记本认真记录,本子上密密麻麻写满了知识点。

他仔细算了一笔账:“按专家指导的方法,预计每亩能增产15%,优果率提高20%,一年能多赚2万多元!”

这场别开生面的“田间课堂”,不仅为果农送来了实用技术,更为该镇水果产业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近年来,仁义镇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培育水果产业,积极培育农业企业、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动柑橘、脆桃、梨子、无花果等特色水果规模化种植。目前,全镇优质果林面积突破5000亩,年产量达400万斤,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产业振兴不仅要种得好,更要卖得好。”仁义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提升水果产业效益,该镇建立了“专家+果农”的常态化技术指导机制,定期组织农技专家开展“田间课堂”。同时,积极推进“仁义柑橘”地理标志品牌建设,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在销售端,着力拓展电商销售渠道,让优质水果走出荣昌、走向全国。

下一步,该镇将持续关注果农需求,成立“仁义水果”产业联盟,统筹水果资源调度,做好仁义水果宣传工作,不断打响“仁义水果”品牌,真正实现“种得好、卖得好、收益好”的良性循环,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融媒体中心记者 何文杰 通讯员 廖怡云

--> 2025-03-31 1 1 荣昌日报 content_24529.html 1 柑橘园里来了一群“土专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