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区融媒体中心出版 刊号:(渝)2019526 本报热线:87339716 广告热线:87338686订阅热线:87338686






2025年05月07日

“荣昌,我们下次还来!”

这个“五一”,荣昌深挖千年文化底蕴,打造出一场可触可感的文旅盛宴,竭力让八方游客宾至如归。倾情付出是否俘获游客芳心,“头回客”是否愿意成为“回头客”?假期中,记者通过“盲盒式”海采,倾听游客们的真实反馈。

寻味: 闻香而来 满意而归

“平时40分钟的车程,今天足足开了两个多小时,但一闻到卤鹅香,就觉得值了!”5月1日上午10点,永川市民唐林一家抵达荣昌后,直奔夏布小镇品尝火遍大江南北的荣昌卤鹅。“那滋味不摆了!”鲜美多汁的味道,令唐林购买了4只卤鹅,一只供家人享用,其余真空打包,“得让亲友也尝尝百年匠心的卤鹅味道!”

成都游客王兵夫妇于4月30日下午抵达荣昌,5月2日返程时,车辆后备箱塞满卤鹅、花生酥、麻饼等“战利品”。“像在玩真人版美食收集游戏!”王兵兴奋地说,他们不仅品尝了黄凉粉、铺盖面、猪油泡耙等荣昌地道美食,还在朋友圈晒出九宫格美照,向亲朋好友发出邀约。

60多岁的深圳游客邓先萍看重精神享受,在荣昌的3天时间,她追遍卤鹅啤酒宴、安富火神祭祀和湖广会馆越剧等活动,“年轻人蹦迪,老年人品戏,全龄段节目安排得明明白白,这座城市太贴心,值得再来!”

体验: 玩转潮流 邂逅非遗

“低空经济是未来趋势,昨天打卡夏布小镇,今天带家人飞‘上天’,边玩边长见识。”5月2日烈日当空,上午11点,湖北游客梅思凯带着孩子在荣昌低空经济产业园体验“固定翼飞行”后,与其他游客一同簇拥“分享区”,意犹未尽地吐露飞行体验,虽已汗湿衣襟,却难掩兴奋:“被荣昌文旅爆红吸引而来,没曾想一家人还意外收获了低空经济的现场教学与体验,孩子更是将飞行体验列入‘荣昌必打卡清单’推荐给同学们。”

5月2日至4日,云南游客谭红一路举着自拍器记录荣昌风土人情,她感慨“被荣昌系上了非遗情结”,“我是陶艺发烧友,在安陶小镇被陶泥温润细腻的触感震惊了,通过朋友圈和家庭群直播后,成功‘种草’儿子和小孙子。我们约定,下次全家组队来荣学陶艺!”

“爸爸97岁、妈妈94岁,听说荣昌区政府开放食堂方便游客,他们便让我领来感受这里的政通人和!”5月4日,来自南岸区的游客莫新华驱车1个多小时来荣体验“宠客”新道。老人们表示,“种类多样的菜品色香味俱全,方便老年群体‘一站式’品味美食。这样有滋味、有温度的城市,值得再次打卡!”

见证: 全城热情 礼遇八方

5月4日清晨,四川自贡市民邓秀和朋友三家人自驾到荣昌,发现全城到处都能见到志愿者的身影,不仅提供咨询、送水、导航等服务,还是游客的“旅游保姆”“御用摄影师”,大家直呼“太受宠,想再来!”

“全国景区工作人员应当来见识见识荣昌的热情。”5月1日清晨,哈尔滨驴友周洋随着首波客流大军抵荣,“各条免费旅游专线、公交大巴等无缝衔接到各景点与全城各地,让我们可以全程‘躺平’玩!尤其是安陶小镇,刚逛完景区就吃到企业发放的免费凉糕,这场全城付出的热情与好客,实在让人欣赏!”

“我一路自驾西行,每晚都停留服务区睡车上,没想到荣昌竟有‘免费酒店’。”5月2日晚,温州游客在网络账号分享了感动故事。

原来,这位游客路过荣昌周边时临时决定品尝卤鹅,便从荣昌高速下道,结果找不到住宿,只好在网络发布“收留”请求,未曾想住进了康宁广场一家老板腾出的“美容房”,“荣昌人民的热情感动了我的心,这几天我一直在荣昌漫游,用镜头记录这里的美食美景与人情味。”

希望: 未来看到更好的荣昌

“首次接待历史性客流,荣昌各项服务挺好,但有一点我不太满意。”5月1日上午9时,70多岁的黄立云与妻子从沙坪坝驱车到荣,因为不擅网络操作,便手持夏布小镇导览图开启旅程,但准备去下一个景区时,发现四处都找不到旅游指南,“希望荣昌编制些涵盖全区活动、路线及酒店联络方式的纸质指南,为银发游客提供旅游方便。”

经历两天深度游的江苏游客苗嘉兴,称荣昌部分路段的交通“太乱”,“我不喜欢堵在路上浪费时间,希望荣昌能动态调整重点区域交通管制方案,让景区不失秩序美。”

永川游客张龙宇带着孙女在安陶小镇玩了一圈后,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他表示,千年陶都是非常不错的沉浸式教育空间,如果能增设更多儿童互动体验项目,用科技赋能开发AR陶瓷文物解说系统,旅行体验会更好。

这场“盲盒式”海采中,记者共采访了来自18个省市的30余名游客,他们的经历中既有因美食文化、潮流体验、暖心服务收获的由衷赞叹,也有对细节完善的恳切建议,其中高达九成的受访者给出了“值得再来”的邀约。相信带着这份双向奔赴的情谊,荣昌将在文旅融合的道路上持续深耕,以更精致的服务、更丰富的业态,让八方来客在烟火与诗意交织的旅途中,遇见更好的荣昌。

融媒体中心记者 蒋坤红 何文杰 王新莲

--> 2025-05-07 1 1 荣昌日报 content_24864.html 1 “荣昌,我们下次还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