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区融媒体中心出版 刊号:(渝)2019526 本报热线:87339716 广告热线:87338686订阅热线:87338686






2025年05月09日

古佛山的邀约

●王 刚

我总疑心,山是有灵性的。每至周末,古佛山便以它特有的方式召唤着我这个异乡人。初时不过是慕名而至的游客,如今却成了与山灵相契的常客。这山在荣昌清升镇盘踞着,七百余米的海拔,在巴渝群峰中算不得魁首,却偏生有着摄人心魄的魔力。

登山之道蜿蜒如篆,石阶上常留有前夜雨水的印记。我惯常邀三五知己同行,倒不是为了排遣寂寞——山中的寂寞原是最珍贵的。只是觉得,这般景致若无人共赏,便似明珠投暗。我们攀援而上,脚步声惊起林间的雀鸟,翅膀扑棱棱划过天际,在晨光里留下淡青色的剪影。

半山腰的茶园总教人驻足。采茶女的手指在嫩芽间翻飞,宛如抚琴。她们说这山里的茶有佛性,因着古时僧人曾在此修行。我尝过,确与市井所售不同,初饮清冽,再品回甘,三盏过后竟生出些禅意来。想那陆羽著《茶经》时,未必尝过这等滋味。

玻璃栈道悬于绝壁,是现代人的巧思。踏上去时,脚下虚空,云雾在足底流淌。同行者或惊叫,或屏息,众生相皆现。我倒觉得,这般透明的险境,恰似人生某些时刻——明明知道危险,却偏要睁着眼睛走过去。

山顶的视野最是开阔。四野平畴如棋局,远山如黛。常见老者携粗陶茶具踞坐巨石,自斟自饮。问其缘故,答曰:“与山对饮,方知天地之大。”这话教我想起苏子《赤壁赋》中“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的句子。古今文人,原是一脉相通。

下山的路上,暮色已染红了半边天。果园里飘来桃李的芬芳,农人正在摘取晚熟的枇杷。他们赠我几颗,果肉金黄,酸甜里带着山泉的清气。忽然明白,这山的馈赠不在奇峰怪石,而在这般寻常的人情滋味。

归途中,友人问及屡次登山的缘由。我竟一时语塞。后来在灯下翻书,见王摩诘“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之句,方才恍然。原来我们寻找的,不过是与自己灵魂独处的片刻。古佛山恰如一位沉默的智者,容得下都市人所有的喧嚣与寂寞。

如今这山已成了我精神的寓所。每当城里的生活令人窒息时,便想起山顶那株老柏树——它见过多少朝代更迭,却依然保持着向天空伸展的姿态。这姿态,或许就是我们要用一生来学习的从容。

--> 2025-05-09 ●王 刚 1 1 荣昌日报 content_24891.html 1 古佛山的邀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