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荣昌欢迎您,来了就是一家人!”
这是“中国卤鹅之乡——荣昌”的高速路口迎客语。
仁义志愿者服务队,在此负责游客来荣首站接待服务——我是志愿者,志愿者有“鹅”。
迎客语旁,有一只红掌白毛手摇荣昌折扇的充气大鹅。游客们一下高速就被大鹅吸引,或下车打卡,或摇下车窗快速拍照,为的是不给车流添堵。起初还非常自恋的以为那些不下车就拍照是在拍咱们志愿者呢,后来才明白所有拍照原来都是:舍“鹅”其谁。网络评论:荣昌人民太宠游客了——“由‘鹅’来宠您!”
五一节的烈日下,全天候站在公路边,接客、指路、答问,解决游客到荣昌的第一个问题、第一次需要,这是第一印象,必须得留好、留珍贵、无差评。
“卤鹅哥在哪?我们专程为他而来。”“哪家卤鹅最正宗、味道最好?”“最好吃的铺盖面在哪?”“黄凉粉哪家强?”“我们跑了500公里,想停车休息一会儿,路边停车真的不罚款吗?”“攻略给我来一份!”“夏布小镇怎么走?”“厕所哪儿有?”尽管所有这些问题,网上搜索、网络导航都能解决,但这面对面的一问一答,令人更觉亲切热情,更有“来了就是一家人”的正宗味道!
快问快答,必须得熟悉荣昌的美食美景,必须得笑容满面,因为车流量太大,只有现场参与,才能体会啥叫“车水马龙”,从高速路上下来的大客车小轿车倾泻而来,似水、如龙,接连不断,一直未歇。
天气热,人情热,志愿者刚想去接待棚里喝口水,面前又停下一车、两车:“区政府机关食堂在哪儿?”“看那儿——能看见楼顶上‘进取’二字的楼下,前行200米,过红绿灯左转,就是‘网红食堂’。”
11点半,指挥中心调度:“高速路口仁义镇志愿者服务队,马上调派至少5名志愿者去区机关食堂服务。”
五天假期,荣昌志愿者至少3万名,身着红马甲、绿马夹、黄背心,在各个想得到、想不到的位置,为游客服务,保证道路通畅,保证心情舒畅,保证停车有位,保证吃得不贵。这其中还不包括“免费接送,招手即停”“到我家里去住宿”等临时保供的志愿者,以及“早上扯,中午扯,下午扯,晚上还在扯,扯铺盖面扯得面部表情处在崩溃边缘的扯面大叔”和“砍卤鹅砍得手抽筋”的商铺志愿者。
假期落幕,当一辆辆车缓缓驶离高速路口,那只充气大鹅依旧摇着折扇,在晚风里轻轻晃动。志愿者们脱下被汗水浸透的马甲,脸上却仍挂着满足的笑意。这座城市的烟火气里,藏着卤鹅的醇香、铺盖面的筋道,更藏着无数颗热忱的心。